• 75阅读
  • 0回复

传递接力棒——南开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传递接力棒
——南开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散记
本报记者肖荻
天津南开中学90年来历届毕业生中,有30人获得院士称号。揆其要者,有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中国医科院名誉院长吴阶平,还有台湾中研院院长吴大猷。至于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以及政界名人更是群星灿烂,而周恩来总理就是最辉煌的一位。是什么奥秘使南开中学英才辈出?
最近天津电视台几位记者身背摄像机,风尘仆仆遍访了几十位在南开就读过的老学者和新秀,录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镜头和心声。在这部令人激动的电视片中,人们看到了曹禺、唐明照、周光召、吴阶平……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南开中学教我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母校教学严谨,而首先是教会我怎样做人,要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引导我树立民族的精神、民主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有一位老同志谈到南开中学对学生的影响时,激动不已,他说: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南开中学令人难忘的凝聚力,刻苦治学的驱动力。
这也正是今日南开师生为之骄傲、获取激励的精神财富。在这里采访,几乎每个同学都可以告诉我:90年前严范孙、张伯苓两位老先生就是看到甲午战争的国耻愤而办学的。1937年日寇侵入后还对南开校舍狂轰滥炸,妄图消灭南开的爱国精神。而1913年到1917年在南开就读的周恩来,更在这里的课堂、宿舍、走廊留下种种故事,许多生动感人的手迹和照片,就陈列在校内“周恩来同志青少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里。每年3月5日周总理诞辰日,学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授予奖学金,引导同学们深入地体味、学习周总理刻苦读书、献身祖国的精神。在南开中学担任过20多年德育主任的刘国铭老师告诉记者:在广阔的校园内无一清洁工,全部由同学分工清扫。最近清理运动场大量杂土,几乎是一呼百应,没有偷懒的。不久前为“希望工程”捐款,同学们争先恐后节约花费,很快集资5400元,并用以支付周总理故乡和当年抗日游击区河北大名的18名小学生五年的全部学习费用。
南开中学十分重视学习成绩,这里的高中毕业生92%以上进入全国重点大学。但现任校长康岫岩告诉记者:“我们的目的是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跨世纪、高素质的优秀后备人才,必须引导他们培养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能。最近几年来,历届毕业生有60%以上勇于报考外地大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