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杨陵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民“联姻”科研成果转化找到有效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杨陵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民“联姻”
科研成果转化找到有效途径
本报讯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400多户农民同60多名农业科研人员组建成的37个股份制联合体,齐心协力,积极从事良种繁育、养殖加工等科技开发事业。近一年来,他们共转化科研成果20余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目前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难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该区第一个股份合作制联合体是由大寨乡政府出土地、劳力股,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出技术、资金股联合建立的无病毒无公害新品种试验示范原种苗圃,占地260多亩。苗圃负责人、园艺系副教授范崇辉介绍说,这是全省目前唯一的一座无病毒无公害苗圃,它将为更换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苹果树种作出贡献。
杨陵共有中央和省属农业科研教学单位11家,中、高级农业科研人员达5000余名,是一所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农业科学城。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都忙于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根本谈不上双方结合。这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什么、不种什么,农民可以自己拿主意了。然而市场风向难测,稍有疏忽,就要影响一年的生计。五泉乡农民看到西北农大选育的“西引2号”大麦表现良好,便纷纷引种,全乡一下子引种5000余亩,亩产400多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30%还多,农民们都欣喜万分,谁料由于信息不灵,大麦卖不出去,最后只能当饲料卖掉,仔细一算,还不如种小麦合算。而外地引种“西引2号”大麦的人由于同科研人员密切合作,大麦当成良种卖出,农民收入成倍增加。
事实教育了农民,要想富,还得找科技人员指导。因为科技人员有技术,信息也灵。这个道理农民们早就懂了,而且也曾尝到甜头。问题是他们同科研人员的合作不能善始善终。怎样让科研人员和自己同舟共济?农民们的思想慢慢开窍了,得想个办法把科研人员紧紧地同自己捆在一起。股份合作制联合体应运而生,联合体把土地、劳力、技术、资金等折成股,实行按股经营,按股分红。
股份合作制联合体一出现,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既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又使农民和科研人员双方同时富裕起来。大寨乡青年农民蒲养龙前些年穷得丁当响,自从和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办起繁育良种小麦股份合作制联合体后,很快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他们种植的良种小麦897、893原种亩产400多公斤,效益比种普通小麦翻了两番还多。蒲养龙因此被团中央和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与杨村乡农民李德元合伙繁育苹果树苗的省果树所的科研人员说,农业科研单位经费紧张,农业科技人员收入也较低,必须依靠科技开发来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杨陵区副区长李大芳深有感触地说:“我区种植业、养殖业的大发展得益于股份合作制联合体。仅笼养鸡一项,农民一年就可增收1000多万元。股份合作制联合体功在国家,利在个人,发展前途广阔。”
  (杨前进胡博世蒋建科)     
    编者寄语
长期以来,农业院所的科研人员为科研成果难以推广而犯愁;而同时,广大农民却又因缺乏科学技术,没有科技成果焦急万分。“一边小伙子找不到媳妇,一边姑娘找不到婆家”的状况,既困扰着农业科技人员,也困扰着广大的农民。
看罢陕西咸阳市杨陵区400多户农民和6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37个股份联合体的报道,不由使人喜上心头,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近些年来,农业科技人员为推广科技成果,曾先后采取过多种形式和农民结合。但这中间,或因知识产权得不到尊重中途分开,或因技术到手宣告“拜拜”,或因利益分配的无操作性摩擦纷起……
杨陵区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建立的联合体,好就好在农民和科技人员之间的结合,是以相互的经济利益和共同的目标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而合一。这种风雨同舟的利害关系,这种优势互补,相互依存,成长为一种新的机制。这种机制,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输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而科技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一种有效的机制。杨陵地区的农民和科技人员创造的股份制联合体颇富生命力,可资借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