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在迷宫中寻找和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09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在迷宫中寻找和平
本报记者黄晴
11月1日,波黑内战有关三方的领导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的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开始寻求波黑和平的会谈,代表穆族的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代表塞族的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和代表克族的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出席了会议,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主持会议并做了开场发言。他们将共同为波黑和巴尔干地区的和平寻找一条出路。
据报道,参加会谈的三国领导人之间个人信任感几乎为零。在参加和谈会议前,三国领导人的表态均较强硬,未显示出准备妥协的意向,为这次和谈罩上一层阴影。
在今年9月的日内瓦会议上,波黑交战各方就波黑未来的国家体制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达成了原则协议。在10月的纽约会议上,各方又就全面停火达成初步协议,并基本上实施了这一协议。应该说,这些前期工作为这次最高级的和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日内瓦协议的某些条款界定含糊,各方的解释也不相同,在落实的过程中还会有相当多的争议。
从会议头几天的情况看,波黑有关各方做出了一些表示善意的动作,如克罗地亚政府和波黑穆族领导的政府达成协议,允许共600个难民家庭回到对方控制的原居住地。但这600个家庭只占难民人数的极少部分。
在头几天的讨论中,波黑政府就人权问题提出强烈要求,在美国的斡旋下,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同意美国、国际红十字会和联合国可以直接派人去巴尼亚卢卡等地,据说这些地方发生过违反人权甚至屠杀平民事件。美国有意识地不把矛头指向米洛舍维奇,但已明确表态要求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下台。
据报道,美国11月4日已派特使前往巴尔干地区解决有关人权问题,以此使会谈转而讨论选举、宪法制度以及隔离各方军事力量的问题。美国2日向各方提出了4个协议草案,3日,各方已开始就此进行审议。
从波黑穆族的立场看,伊泽特贝戈维奇要求确保波黑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因此,他要求塞族和克穆联邦的领土划分线只是临时性的,不是永久边界;要求萨拉热窝不被分割,并在萨拉热窝和戈拉日代之间保持领土联系。此外,他还坚持要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下台。
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对解除对南联盟的国际制裁有强烈愿望,这是今年三方达成妥协协议的重要因素。但是,波黑塞族一直要求在萨拉热窝按种族划分控制区,米洛舍维奇不可能无视这种强烈要求。在塞族的民族情绪和军队意向面前,他做出让步的余地并非很大。
在今年8月克穆两方的进攻中,克罗地亚收获最大,不仅收复了克罗地亚境内的克拉伊纳地区,还控制了波黑境内的大片领土。但图季曼日前表示,克罗地亚将通过和谈或武力收回东斯拉沃尼亚,这可能使整个和谈陷入困境,甚至导致南联盟直接参战,美国对此极为担心。
美国今年直接介入波黑战乱以来,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对地位最弱的波黑穆族,美国给予较大的支持,提出了名义上保持波黑领土完整的方案。同时,美国也警告伊泽特贝戈维奇,北约并不是他的空军,言外之意是要他配合美国的行动,不要索求过大。对克罗地亚,美国先是默许其军事进攻,旨在改变波黑的军事态势,同时警告克罗地亚不得在东斯拉沃尼亚妄动。对塞尔维亚,美国硬的一手是强化北约空袭,软的一手是许诺取消对塞尔维亚的国际制裁,允许未来的波黑塞族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建立特殊关系。美国的打算是,在波黑各方基本就范,达成和平协议的情况下,美国和北约将向波黑派出大批维和部队,完成履行协议的工作,使波黑局势基本稳定下来。
从目前情况看,这次波黑和谈是3年多内战以来最有希望的一次。波黑内战拖延已久,可以说已是几败俱伤,通过战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大为减少。从外部看,美国直接介入以来,国际干预力度增强。此外,波黑境内的军事态势也发生了变化。各种要素因缘际会,促成了这次和谈的举行。和谈如成功,各方达成妥协,波黑局势有可能基本稳定下来;如谈判破裂,战事就有可能扩大,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报华盛顿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