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在北京过个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5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时代报道

  在北京过个年!
唐维红托娅
25岁的师华兴是第四次来北京做工了。这位来自河南林州的小伙子曾参加过北京华北大酒店、方庄小区、雅宝路小区的建筑施工。他这次到北京,是在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西客站工地上做钢筋工。从头年开春离家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眼看春节要到了,可师华兴所在的建筑队负责的西客站邮件处理中心综合楼要赶在1995年3月前完工,工期很紧,队里80个人要留下一半。小师没有多想就留下了。他写信告诉妻子,留下来是因为西客站更重要,让她照顾好他们3岁的小女儿。队里已把他们全年工钱的一大半儿寄回家了,家里可以过个好年了。他告诉我们:“我来北京很多次了,但在这儿过年还是第一次。我喜欢北京,这里真美。以后,我会带她和孩子来北京看看,看看我做过工的地方!”
今年,在西客站工地像师华兴这样留在北京过年的民工大约有2000人。为保障重点工程工期的如期完成,这些年轻的外地民工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了让他们过个好年,北京市建委认真落实国务院有关会议的精神,决定采取“提前输送一批,推迟进来一批,妥善安排好一批”的办法,把春运组织工作做好。其中,他们特别强调:凡是需要坚持冬季施工生产的国家重点工程、本市重点工程,用工单位和参与施工的外省施工企业都要做好队伍的稳定工作,安排好施工人员的生产、生活,使他们在京也能过一个愉快的春节。
负责承建邮件处理中心的北京市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副经理刘代湘、预算财务中心主任王培军向我们介绍说,他们已调整了工作面,给能够冬施的工程合理分配了人员;将每个工的人工费提高了15%到20%,并给外地民工提前结算工钱,替他们把部分工钱寄回家;还将给每个民工家里写封平安信;节日期间,每人每天还有3元钱伙食补助。
工地边上一排排的红砖房就是民工们的住处了。除宿舍外,还有食堂、队长办公室,规划得很整齐。这天正是冬至,屋外飘着雪花。我们推门进去,看到炉火生得正旺,门窗是刚刚修葺过的,棉衣、被褥不够的都统一给添上了。问他们春节打算怎么过,22岁的谢志杰说:“要干的可多哩,看电视、打乒乓球、下象棋、玩扑克,到时候都没工夫想家了。”
近年来,首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建设一直在稳步发展,已连续7年创下年开复工面积3000万平方米,年竣工面积1000万平方米的高速度。在这期间,几十万外地农民建筑队伍有力地支援了首都建设。目前,北京建筑业的外地民工有40万,占施工一线人员的70%。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已基本形成了以固定工、农民合同工为骨干,外地建筑劳务队伍为主力的生产作业层结构,外地建筑劳务队伍的稳定直接关系到首都建设各项指标的完成。因此,如何管理好这支队伍,尤其在春运和“两收”期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北京市建委外地施工队伍管理处有关同志介绍,北京市建筑业用工是1991年开始推行建筑劳务基地化管理的,就是指在两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下,通过当地政府的配合,对建筑劳务的开发、输出、输入、回归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实施后,基本上控制了进入本市从事建筑业务工人员的流向、流速、流量。自1989年以来,北京市已建立了51个建筑劳务基地县,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四川、安徽、湖北、山东等23个省、市。1994年12月19日,北京市建委召开了1994年外地进京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会。会上表彰了江苏省江都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等12家优秀外施劳务企业,通报了一批违章用工单位及违章承发包单位。北京市推行的建筑业基地化管理的一系列做法得到了建设部的肯定。建筑部部长侯捷指出,这个经验要很好地总结推广,并在推广中逐步完善,使之成为建筑业全行业的一项制度。
1994年12月22日,西客站1800余吨重的钢桁架提升吊装就位。特地赶到工地助战的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感慨地说,参加建设西客站工程对于2万多建设者来说,都是极其光辉的一页历史。
师华兴和他的伙伴们自然忘不了他们在京施工的这段经历;同样,北京人也不会忘记这些为北京城市建设挥洒过汗水的劳动者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