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妙笔泻清流——林凡书艺赏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13
第11版(文化)
专栏:

  妙笔泻清流
——林凡书艺赏析
洁梦东威
林凡,中华炎黄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我国著名的艺术家。
今年11月4日,在北京皇史宬举办的个人书法展“林凡书艺展”,使观众趋向一个有丰富层次和多重视野的崭新空间。巨幅装裱的宣纸,林先生书写、镌刻着古代诗词的红木牌匾,都显示着传统文化的底蕴。
这些以往盛气凌人高踞庙宇楼台、朱门厅堂之上的木匾与人处在了同一层面上:脚踏实地的人和平卧于地的匾,它们各自诉说着心事,或缠绵,或激越,或低吟浅唱,或慷慨悲歌,各种声音汇合起来,人们突然产生了一种的温暖而亲切的体验,人们俯首弓腰,或蹲或跪,像察看一件件出土文物或古生物化石那样,细心辨认匾上的字迹,摩挲着红木那富于质感的肌理纹络;温润而古旧的木色,散发出迷人的光泽。留连忘返的人们被林先生的书艺所折服。
林凡是画家,他书风独特之处,在于和他独特画风的成功嫁接。读他的书作,能觉出字里行间有一种像藤葛缠联、泉石流泻之势,回环映带,气势开张。他把画法移入书艺中,使人看到一种清新的神采和意蕴内敛的气度。
林凡的淡墨书,更具变化,更富情趣。他是长于行书的,但行中间篆、间隶,使迅捷的行书运笔,在端正的篆隶纡缓行笔中得到调和,轻灵中有凝重,活泼处也端庄,加重了多重情趣,看起来,叫人赏心悦目。
林先生一般作书,多取立轴,这是因为中国书法从上到下,首尾相连,立轴行度长,容易在谋篇布白上取得便捷的缘故,《春江花月夜》长逾5米,字近半尺,气势恢宏,洋洋洒洒,诚如听交响乐章,局部雄强,整体和美。《淡墨书王维诗》变化诡异,而在气势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白五绝二十首》,从局部到整体,一气呵成,充溢着灵动飘逸之势,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雅构。《自书诗三首》,由18件单条组成联屏,是林凡诗作和书法的珠联璧合,由书及诗,由诗及书,读后使人喟然叹服!而他写的许多扇面、笺页、小斗方,即使阔不盈尺,在结构上也都予以高度重视,在视觉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附图片)
(左图题字为:佳期不可再,风易杳如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