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风光尽在“敢争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20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风光尽在“敢争先”
谢宏
“敢于争先”是张家港人的风格,张家港精神的核心内容。“团结拚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十六个字中,“敢于争先”是灵魂,是统帅。“敢于争先”使张家港精神形成了一个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巨大力量,将张家港人全部动员起来,样样工作争一流,以至争得十二项全国先进。
“敢于争先”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竞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精力、智力、能力能够高度集中起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如李广射虎,箭能穿石;如张家港人奋起变革,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变困难为机遇”。
敢于争先,对于张家港人来说,是一种时代意识,使命意识。他们充分意识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意识到了“三个月河东三个月河西”的新时代步伐。面对逼人形势,大好机遇,张家港人深深感到肩负的使命,“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
敢于争先,在张家港,不是妄言,不是心血来潮、头脑发热,而是将人们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重新配置、充分调动起来的一系列艰苦工作。为了争先,就要团结,上下拧成一股劲;为了争先,就要拚搏,就要自加压力、负重奋进。
敢于争先,在张家港同时争到两个东西,一个是先进的奋斗目标,一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两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本来意义上,就是这样的密不可分。
敢于争先,走在前面,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以至牺牲。其困难在于,这是一条崎岖拥挤永无尽头的道路,不敢争先者,固然难以走在前面;敢于争先者,也未必能够走在前面;走在前面者,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就更加困难。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争先”具有“探索性”,不一定都能成功;“争先”具有“唯一”性,表现于结果,“先”者为“一”,淘汰率极高;体现于过程,“一”与诸多“争先”者成为竞争对手,一系列严酷的较量和拚搏,充满艰险。“争先”而冠以“敢”字,可见其难,其险!
纵观历史,瞻望未来,站在人民群众一边权衡利弊,敢于争先者最是值得。对于那些成功者自不待说,他们敢于争先,走在前面,争得诸多主动和优势,充分发挥天时地利等各种条件,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当然是很风光的;对于那些付出了艰辛劳动,敢于争先而未能争先,敢争一流而未成一流者,特别是对于那些乐此不疲、不肯泄气者,应该说也是风光的,人们同样会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因为,他们体现了一种境界,一种顽强的敢于争先者的精神高峰,而且因为,历史不只是走在前边的人创造的,而是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起点上敢于争先的人们共同推动着历史车轮前进。“敢于争先”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人的一种本质力量——奋发进取;它体现了历史辩证法的一个逻辑——不进则退。正如张家港人所说,如果不敢争先,不争一流,二流三流也争不到。没有一点拚抢精神,没有一股子气,一股子劲,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干不出大的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