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镜月湖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20
第12版(副刊)
专栏:

  镜月湖歌
冯源
小湖本是无名的,我取名为镜月湖。
湖水并不清澈,但碧绿碧绿的,远远望去,像一颗镶嵌在山上的翡翠,又如造化笔下的一幅精致的图画。湖上画榭超然,廊桥卧波,湖边欹石嶙峋、荷莲清立,湖中翠绿半山,碧洗天空,四围松柏芙蓉、垂柳修竹荫掩小径石级,恍然“一幅江南水墨图”。每到夏秋的傍晚,师生散来,或徜徉林间,或安坐亭中,或琅琅读书,或平心垂钓,金色的余晖灿烂人的身影和思绪。待夜晚渐深,月出于东山,溶溶月华擦亮小湖,映入水中的月辉如玉盘,小湖便像镜月。一有微风忽来,湖面摇漾出万顷波澜,波澜揉碎的月光如细巧的灼亮的银花,又像置于人间的渺远的星空。可惜湖不是溪,倘如此,那又将是“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梳棂八面风”的美妙。但小湖之美,根底在人。数年前,它却是一汪死水,尘垢污渣四面而入,水腐泥浊。一到盛夏,腥味甚浓,鱼儿暴躁,师生远去,偶有来者,也是在春分时节、秋雨之后。化丑为美是人的向往和追求,几经谋划和整治,小湖焕生新颜,才真正成为一座人们休憩游乐、观赏日月的美的园苑。
镜月是小湖的创造,有幸发现是在去年仲秋之初的一个夜晚,也实出偶然。是夜有晚课,又生变故,便有暇夜步小湖。夜幕早已落下,凭栏眺望,明月辉耀,疏星遥缀天际,远方的山岭像群童的喧嚣,它们纷纷高举手臂,想摘下闪烁的星星。俯身注目,明月又在水中,静若处子,皓如玉镜,与天宇中的月上下辉映,相互唱和。这样的情景令人陶醉,谁在天宫谁在人间,孰是虚孰为实,一时仿佛也难分了。不知是步履的惊扰还是镜月的诱惑,从林中飞出的几只鸟划过湖面,没有入睡的蛙放出零星的声响,些许俏皮的鱼在水里扑通,阵阵凉风袭人;湖面涟漪轻摇,镜月便随着微波时明时暗,或圆或碎,轻盈地吟唱。小湖万籁俱寂。细细聆听,又只有镜月的歌声最为亮丽。月光是传乐管,浩天的旋律同大地的音韵相互流注,彼此不断丰盈;涟漪是五线谱,镜月的满怀的歌声从湖面扬起,又漫向四围和高处的朦胧的山峦与山麓的迷离的溪流。偶有几片浮云掠过,镜月明明灭灭地变幻着的深浅不同的色泽,就像韵律的变幻流转。这时的小湖便荡漾起一首徐缓又明快、执著深情而富于意蕴的旋律,人被它淹浸,如同被置于一种梦幻般的纯美的境界。
夜色更深,镜月加速了力量的凝聚,愈发明亮的月光洗涤着湖上的青雾绿烟,烟雾便如玉乳一般地悬浮着,随风轻游着,含情欲诉的样子。镜月是一块无瑕的圆玉,清晰地映照出澄净的天空、迷蒙的逶迤的山岭和错落的楼宇及其俨然的明亮的窗扉,梦幻的色彩更浓,令人油然而生一种幻觉和几许感怀:镜月不是水月,而是圣洁的讲台和塑造灵魂的美丽心灵;一个小湖一个镜月,一个镜月一个圣洁,一个圣洁一个美,悠悠历史的广土华夏将会有多少呢?!然而,没有人就没有小湖,也没有镜月!一阵铃响骤起,几声车鸣接踵而来,人潮从楼里涌出……幻觉虽已消逝,但人却真真切切地感到拥有了一种境界和美丽。
踏着婆娑的树影拾级而上,再回首凝望镜月湖,镜月微缩成一块小小的玉碟,却依旧美丽耀目,一如那张张圣洁的讲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