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用诗旧体与写旧体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20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用诗旧体与写旧体诗
钱世明
所谓“体”者,形式也。书法有颜体、柳体……是形式之异:颜肥,柳瘦。诗之有古风、律绝、词、散曲、新诗、信天游……也是形式之异:律、绝有定格,新诗句式自由等等。诗中用旧体者,即旧体诗。所以,“体”是诗体而不是诗。旧体诗首先是诗,才能叫旧体诗。倘徒具旧体的形式,而写出来的仅仅是在句子字数、行数、平仄格式、韵脚上加了工的一般性语言,纵然严格合于规定,也是不能叫做诗的。原因即:一般性语言,尚属于工具性语言,而诗必须是艺术化语言。因此,要评定一首旧体诗之优劣,首先得看它是不是诗。具备情、意境、艺术化语言等基本条件的,再具备旧体形式的才能叫旧体诗。那种格律一点儿不错,用“平水韵”押脚儿,却无情致、无意境、无艺术化语言的东西,决不能叫旧体诗,只能算具备了诗的旧体。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旧体诗,而我写的“抽烟要用火,没火甭抽烟。进餐上饭馆,吃了要交钱。”就不是旧体诗,只是在套用诗的旧体在说话呢。
当今旧体诗刊物不少,其中所登的稿子,应该说旧体诗很多,而用诗的旧体说话之篇却也俯拾即是。说话就是为了表达意思,但表达了意思的话不等于都是诗。仅仅用表达了意思为标准是不能判定是否是诗的;仅仅用是否合乎格律就更不能判定是否是诗。进一步说,写“旧体诗”时堆词砌典、貌似古雅,也不一定是好诗!创作不是匠技性的制作。
近十来年,喜爱用旧体写诗的人大量涌现,这当然是旧体诗又兴的好现象。然而,在目前旧诗界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认真考虑提高诗的质量了。只有出现大量质优的“产品”,旧体诗才会有新的前景。要提高诗的质量,就必须区分创作与制作。创作靠激情,靠灵感,这是为古今中外诗人、作家们肯定了的。而拼词凑韵、堆砌典故、分题限韵,作为练习基本功可以,作为朋友聚会当文字游戏玩可以,但决不是创作。了无新意,以制作为能者,是“诗匠”而非诗人。
旧体诗的发展在于培养出大量的诗人——用诗的旧体写成旧体诗的诗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