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祖国古典艺术遗产的又一宝库——麦积山石窟勘察纪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1-04
第3版()
专栏:

祖国古典艺术遗产的又一宝库
——麦积山石窟勘察纪略
 吴作人
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继一九五二年在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初步调查之后,去年七月又进行了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勘察工作。
麦积山在甘肃省天水县的东南,距城四十五公里,是秦岭山脉的西端,紧接着大森林的边缘。从天水城出发,经过马跑泉、甘泉镇约三十五公里比较平坦的地带,就进入麦积山硖口。缘山溪再走十公里的山路就看到了危峰耸立的麦积崖。这个形象奇特的山峰,从西面看过去,山头略带圆锥形,上端比底部大,正像农村场子上堆积的麦秸。农民们从很早就叫它做麦积崖。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及其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王朝,驱策千万的百姓,在山腰里修凿了上下分层横列的蜂房似的大小龛窟,又在窟外悬壁上建筑起重楼复殿、飞阁天桥。就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辉煌的创造里,我们的祖先——古代劳动人民,表现了绝顶的勇敢和智慧。
可是由于麦积山的石质松碎,容易风化,许多龛窟都已经崩塌了。全部一百九十多个龛窟,共占东西二百十多公尺、上下五十多公尺,其崩塌的情况尤以中部为最严重,有些龛窟只残剩一角留在断崖上,有些则连痕迹都不见了,因此就形成了东崖和西崖两部。据说远在五代以前,就已经有“东阁”、“西阁”之分了〔注一〕。
考察团上了麦积山,就在离石窟很近的一个寺院——瑞应寺住下。从瑞应寺走约五百公尺就到东崖的大石梯(编号一六八),由此可登千佛廊(编号○○三)、散花楼和七佛阁(编号○○四)以及牛儿堂(编号○○五)。
散花楼在七佛阁顶的上端。七佛阁是七间八大柱的崖阁,是全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在离地面五十多公尺的悬岩上,凿石成屋檐列柱,柱后又凿石成一列七个佛龛,龛和大柱间组成长廊。天花板是平棋式。从顶间残剩壁画的车马服饰来看,当是西魏(公元六世纪)的作品。七个佛龛的上端壁间,又画着相当完整的七大幅壁画,每幅画着四个伎乐天人,有的在鸣奏乐器,有的捧炉进香,有的手散天花。这一组的壁画,按其风格和每两幅壁画之间的佛像下供养人的服饰判断,应该是同属隋或初唐的作品。列龛的壁面上满饰幔帐和天龙八部浮雕。崖阁从天花板到长廊地面,是八点七五公尺,廊长三一点五公尺,廊的两端壁前各立高达四公尺半以上的天王塑像。天王塑像之上,石壁上端各辟耳龛,里面又有塑像。连同七个佛龛里的造像,总计有七十件,高度绝大多数都在两公尺以上。这些塑像兼有唐、宋的风格,而又有明代修补和妆彩的痕迹,可见七佛阁从北朝修建之后,曾经隋唐增修,造像是在初唐重塑的基础上,宋代加以修补,明代又修妆过的。但是不知在什么年代,也许在某一次地震时,这八大石柱的石檐崖阁的前部崩塌了,现在只剩两端附着在崖石上的两柱。
从这儿到紧接着的牛儿堂去的飞栈也断了。可能在南宋时期,把散花楼和牛儿堂之间的石壁凿通,而明代又加放宽,成为长三点五公尺,高一点二公尺左右能容一人弯身而行的隧道。
牛儿堂也是崖阁,不同的是牛儿堂仅有三龛,三间四柱。至于石檐、列柱、天花板等结构和散花楼一样。长廊原有四尊天王像,现在仅存中左的一尊脚踏牛儿的天王,这就是“牛儿堂”名称的来源。各龛内的造像大部都经明代修过了,但是龛口的装饰柱和龛外未经涂改的壁画,都看得出是北魏的作风。牛儿堂前檐连柱早已崩塌,在檐口现在还看得见残留的石刻枓栱。
在东崖较低处有第○四三号崖阁,也是三间四柱,但内部的结构不一样。长廊有六点六七公尺,两端两天王立像都在,中间只有一个龛,在中座佛的背壁上部的装饰是浮塑双龙头的椅背,椅后两龙女礼佛献珠,露出半身。在背壁下半部近地面又向后通一个阴湿的洞穴。传说就是古代的湫洞,过去农民苦旱的时候,就来这个崖阁求雨。就阁里的塑像说,是在初唐的塑像上经过各有不同程度的后代修饰。龛内两侧壁还凿有两耳龛,里面却残存着魏代的壁画,从这点可以知道这崖阁建造时代也是很早的。这里的檐下没有枓栱而代之以浮刻的“火焰宝珠”。像这种有汉代建筑传统的石造檐柱崖阁,仅在东崖有七处。
西崖的石窟群,正像五代人所说的:“……其间千房万屋,缘空蹑虚,登之者不敢回顾……”〔注二〕,可见龛窟之多,攀登之险。到目前为止,这里由栈道可通的有九十个洞。从地面到西崖的最高处,共十二层龛架(直升距离五二点一一公尺),都是凌空架栈,在第八层,又分东西两线栈道。
西崖东线上最大的洞窟“碑洞”(第一三三号),内部高五点九七公尺,横宽一四点九一公尺,最纵深处一一点五八公尺,是建筑结构复杂特殊的一个窟,窟内复室叠龛,所有壁面都满缀着无数的小“影塑”贤劫千佛。有的龛楣上还塑着小的供养人立体像及山水背景浮塑。包括有西魏及比较晚期各代的作品共有三十座,以迎门的接引佛立像最高(三点五公尺),这是一尊经宋代修过,但还保存着有唐塑风格的大造像,艺术技巧很高,尤其是两只手,生动地表现了敏锐的触觉感。这个窟的顶部是和平面图一样,不规则的多边凸凹形。在天顶的正左部分是平天花板,上面满绘着飞天。但岩石风化特甚,画已大部剥落漫漶。在右外顶间,则是覆斗藻井,这是奇特的结构。洞窟的正壁渗水,因此十分潮湿,不仅严重侵蚀了天花壁画,石雕像也面目模糊了。但是这个窟内还保藏着好些造像碑。在十八块完整的中间以描写“佛传”的一块为最富变化最生动。因为这个窟里佛像最多,所以很早就被称为“万佛堂”。也因为窟内藏着许多造像碑,我们就叫它做“碑洞”。
再向上走,到东线栈道的顶点,就是第一三五号窟,这是西崖的最高处,人们叫它做“天堂洞”。这个天堂洞是一个简单的矩形窟,高五公尺,广八点八八公尺,深四点二九公尺。壁间画的是古代骑战的场面,多已剥落褪色。在窟门的上端凿通窗洞三个,类似这样的造窟结构是很少的。三面壁间凿成的龛内有北魏的造像,是经宋代重加修塑的。在窟的中间立着一尊高一点九五公尺的及其左右立着两尊高一点二八公尺的石造像。这些大件的魏代石刻风格的造像所用的石材,是比较坚固的带灰红色的硬沙石,不是本山开采的。我们很惊讶,不能想像在当时(一千五百年前)完全用人工体力如何能把三四吨重的大石块从地面升起移置到五十多公尺高的洞窟中去。
走上西崖的西线栈道,到最高层,进入第一二七号窟,是西崖三大窟中最小的一个。高四点四二公尺,广八点六三公尺,深四点八五公尺。造像以正壁的一龛西魏石刻像为最精致生动。藻井和四壁的全面,无处不是画,虽然有剥落,残褪,但比较其他各窟,还是完整些。
在西崖第一六五号窟里宋代重塑菩萨和供养人像,应该认为是宋塑中杰出的作品。从早期的造像发展到这个时期,很清楚的看出从神的、理想的逐渐发展到人的、现实的。在塑造的后壁上还保留着残破的背光装饰画,色彩和花纹,以及留在壁间原塑衣带的痕迹,都说明这个洞窟是北魏早期的建造。
正因为这山崖的石质是一种砾岩,不宜于做石刻,因此麦积山的造像,绝大多数是塑的。数以千计的塑像(无数的小影塑不在内),如大的高至一五点二八公尺的东崖第○一三号摩崖大佛像和一三点八八公尺的西崖第○九八号摩崖大佛像,以及许多高仅二十多公分的造像,都是塑的。集上下一千三四百年来的民族的优秀的创造在一起,像这样一个宝藏,是世界稀有的!可是麦积山石窟屡遭厄运;原来是“有龛皆是佛,无壁不飞天”,而现存的塑像很多断颈折臂,壁画也毁损得太厉害了。由于各种原因的破坏,如岩石崩坠,气候潮湿,燕雀做窝,松鼠打洞,山蜂钻孔,和避乱人居住时炊烟的熏灼,甚至火灾、盗挖,以及历代游人的题字、涂抹等等,这些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使珍贵的石窟艺术遭受了不可计数的损失,有的洞窟更已破坏到一无所存了(如东崖的第○三四号窟,西崖的第○六三号,第○六六号,第○五二号,第一五三号等窟)。
通过这些残存的宝藏,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古代人民在造型艺术上的光辉成就。他们在创造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形象。这些作品充满了新鲜活泼、飞跃腾动的美感,它们真正继承了汉晋的优秀的艺术传统,启发了唐宋的更进一步走向现实主义的道路,在中国美术史上展开了光辉的一章。
我们没有关于石窟的明确的历史,只能在记载中去找散见的材料,知道早在汉晋的几百年间(公元前第三世纪到公元后第三世纪),麦积山已不断在历史上提到。在十六国兵马争逐的时期(公元四世纪)更是割据王朝的界隘要冲。先不肯定石窟的开始建造年代,但是我们知道当公元四世纪末和五世纪初,麦积崖已经是兴盛的佛教中心了(见梁高僧传玄高条)。我们在第一一五号窟里所发见的造像座上墨写发愿文“景明三年……”(公元五○二年),不过是许多早期石窟中间偶然有年号可查的一个,当然还不一定就是最早凿的。我们这次发现的“洛阳沙弥法生造龛碑”,以及北周李允信造七佛龛铭,虽碑记确凿,但也不能肯定是指那一个龛窟。
再根据各种记载,我们可以找出石窟兴废的规律。每次大规模的修建复兴,主要都是在一个封建王朝盛世的开始和在地震或是变乱之后。统计从公元六世纪初开始,一直到十八世纪,就有过八次间隔的系列的大小地震。从西魏文帝重修崖阁起,一直到清乾隆重修瑞应寺,其中修理过不知多少次,隋文帝时更大规模地修建过塑像。初唐、宋都留有卓越的作品。元朝有过四次地震,但这里没有发现元代的代表作。到明清的妆修则都有明确的题证留在壁上。经过这样多次损毁和多次修理,因此崖壁有先后刊凿,重叠妆銮,壁画也有表里几层,重复绘制。往往有的窟是魏代修建,画是明代重绘;有的魏代壁画,宋代塑像。有些较晚造的摩崖大佛像下面压着早期的残壁画。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况,还需要专家们进一步研究。
在过去反动统治的年月里,古代文物被废弃、被蹧蹋,和被帝国主义者不断盗窃,是司空见惯的,那种惊人的痛心损失真是难以估量。但是今天,新中国站起来了。中国的古代艺术遗产只有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之下,才受到了尊重和爱护,才普遍地教育人民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的祖先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艺术财富,今天回到人民的手里来了。各地人民和干部,应该切实执行中央的有关法令,认真负起保护这些遗产的责任。为了发展人民的新艺术,我们必须吸收古代优秀的民族艺术遗产的精萃。
〔注一〕见“太平广记”卷第三百九十七“麦积山”
条。
〔注二〕同注一。(附图片)
麦积山石窟全景  李瑞年摄
魏窟(第一二一号)“供养比丘”塑像
李瑞年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