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把中心转向效益——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周永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23
第2版(经济)
专栏:

  把中心转向效益
——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周永康
本报记者王清宪
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原材料工业放开是较晚的,而石油天然气则又是晚中之晚。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1994年,国家对石油价格进行了重大调整,向国际油价过渡迈出了一大步。1994年当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就扭转了连续8年的亏损局面,上缴税收160亿元,比上年增加1.37倍,实现利润95亿元。
1995年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作会议,推出了《关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这标志着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我国陆上石油工业开始了以效益为中心,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新阶段。
这就是陆上石油工业现在才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闻价值所在。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周永康同志。
问:实现“两个转变”,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路子上来,对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陆上石油工业意味着什么?
答: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这对陆上石油工业不仅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今年,我们提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这首先意味着我们工作方针和思想观念的大转变,要从生产型转变为效益型。在工作方式上,我们多少年来一直是以完成生产量来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每年的工作会议就是下达生产任务。以效益为中心则是要转到资本经营的角度上来,所有的物化投入,最后都要用收益水平来衡量。
举个例子说。要增加储量只有增大勘探力度。过去,勘探投入往往不算细帐,只要能拿到储量就行。如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则要先解决投多少钱才能拿到这个储量的问题,就是说,要先看有没有经济开采价值。所以,就要加强科学决策。过去在石油行业有一种观念:只要产量上去了,坐着谈、站着谈、躺着谈都有理。从1994年开始,我们在开发上寻求有效益的产量,对全国生产井作出分析,哪口井的油的成本比国际油价还高就撤下来。到现在已关闭了300多口井。同时,从效益出发,调整工作量,砍下10000井次的低效工作量。
国家对石油天然气价格调整之后,同时取消了对石油生产的政策性补贴,尽管现在每吨油价和国际油价还有几百元的差距,但是,我们目前已经在动员大家不要把目光盯在这点差价上,如果要等全部与国际油价接轨之后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那就晚了。今年开工作会议,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各油田不再争打井的数量了,这是多少年没有过的。
问:石油管理体制如何适应这一变化?
答:我们要借鉴西方大的石油公司几十年来走过的成功的道路,走油公司的路子。就是说,解体目前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石油管理模式,分成石油公司、专业公司、社会化服务公司三部分。石油公司专门负责油气的勘探、开发、生产、销售;钻井、油建等专业公司到油公司来投标,和油公司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社会服务公司对油田服务,从过去完全福利型逐步走上效益型的经营路子。
我们在努力促进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的市场化,打破过去划地为牢的状况,实行新开发区块的竞争招标。西部石油开发队伍大部分是东部的老油区去的人。这种竞争性勘探开发模式,改变了过去开发一个油田建设一个小社会的传统方式,大大提高了新技术的运用率,大大降低了原油成本,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目前,所有新油田全部采用这种竞争开发的新体制。
问:随着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如何确定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战略?
答:现在,陆上石油已经形成21个油气生产基地,年产原油达到1.46亿吨、天然气160亿立方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而由于我国石油的主要产区——东部油田大都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期,实现稳产难度都很大。“八五”前4年,老井自然递减率一直在14%—15%,等于一年减少产量2000万吨。我们提出了“稳住东部,发展西部”的基本战略,同时,做到油气并举;上下游并举,发展炼化工业;开展多种经营。到2000年,总公司销售总额要突破2000亿元,在199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原油产量达到1.45—1.5亿吨;天然气产量达到200—250万立方米。
目前,主要问题之一是资金问题。石油企业长期以来实行低油价政策,靠国家补亏,政策借贷,没有形成自有资金的良性循环。保持一定的投入对石油工业的发展来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1994年,国家对石油价格进行调整后,陆上石油工业实现了8年来的第一次盈利,我们就把这95亿元的利润主要用到了西部勘探开发上,一年就探明7亿吨储量、1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达到近年来的最好水平。平均每口油井探明油气当量储量达到110万吨,过去一般只有70万吨。
要解决资金的问题,一方面要石油企业创高效益,另一方面要靠国家的宏观调控,就是要逐步使国内的石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接轨。我们还要尽可能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
现在,我们在勘探开发、技术装备上不落后于世界水平,有的可以说是世界先进水平。要让别人进来,我们自己也要出去,进入国际石油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