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和平代替对抗发展大势所趋——“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24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问题学术研究动态

  和平代替对抗发展大势所趋
——“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归通昌
最近在杭州举行的由中国南亚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冷战后南亚安全形势研讨会”上,从事南亚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冷战后南亚国家与大国关系、南亚各国之间的关系、南亚安全形势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与会者认为,冷战后南亚地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和印度的关系日趋改善,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和军事合作得到加强。美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国和投资国。冷战结束后,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曾一度冷淡,近年已得到恢复和发展。今年4月,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访美,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迄今,两国已签订了78项价值106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和意向书。美国对巴的投资在各国对巴投资中名列前茅。
俄罗斯同印度的关系在苏联解体后一度降温。但自1993年起,两国关系迅速恢复和发展。俄罗斯总统、总理先后访印,印度总理拉奥也应邀访俄。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合作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同时,俄罗斯还逐步恢复和发展同巴基斯坦的关系,两国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此外,俄罗斯还扩大了同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的关系。
在世界形势趋向缓和的影响下,和解之风也吹进了南亚。作为南亚地区的两个主要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虽然因领土争端仍时有摩擦,但从总体上说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两国领导人都表示要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并签订了关于越境、军事演习时互相通报和高级军事机构之间建立热线联系的协议。促使印、巴两国关系趋向缓和的因素是,区外大国希望南亚地区稳定;印、巴两国经济相对滞后,加速发展经济,尽快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是两国面临的最大课题;两国都在进行经济改革,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南亚其他国家也希望印、巴和解,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本地区经济。但印、巴两国以及南亚其他国家间存在的领土争端、民族及宗教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获得解决,该地区的安全、稳定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冷战后,中国同南亚各国的关系得到了较快的改善和发展。中巴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发展,中印关系不断改善。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近年来发展迅速。1993年两国贸易额为6.7亿美元,去年增加到8.9亿美元,今年预计将达到10—11亿美元。中国同南亚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不断扩大和加强。中国和南亚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中国希望南亚各国和睦相处、团结和发展。中国和南亚国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和加强经贸合作,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南亚地区人口众多,疆域辽阔,资源丰富,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南亚地区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运输通道,战略地位重要。随着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南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提高,南亚地区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