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母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6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母体”
翟怀新
改革开放15年来,江苏江阴市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去年381.78亿元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占了97.2%。在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还是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回答是肯定的。在指导思想上,我们明确,农业是事关全局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母体产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乡镇工业的起步发家主要依靠农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在它日益发育提高的今天,必须以更多的资金、技术来反哺农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立足强化基础保农业,立足稳定面积保总产,立足基本自给保供应,立足多作贡献保上交。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它作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关键来抓。从市到镇、村,分别制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分年组织实施。在资金筹措上,坚持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政策,市财政补一点,镇里挤一点,乡镇企业筹一点,村里出一点,多渠道筹措所需的资金。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用于购置农业机械的资金保持在2000万元左右。目前,全市拥有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1500多台套,农机总动力62万千瓦,综合机械作业率达到65%。5个农业现代化试点镇、51个试点村和18个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先行一步,综合机械作业率一般在75%左右,有的实现了耕翻、播种、收割、植保等全过程机械化,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根据我市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力大部分已向非农产业转移、土地经营分散、产出率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的现状,我们积极而又稳妥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镇办、村办、场办、队办、户办(联户)农场和发展种田大户等多种形式,对商品粮田相对集中,实行集约化经营。现在全市已有1/3的村推行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总面积达6.71万亩,占全市商品粮田的33.55%。同时,对蔬菜、副食品等生产,建立基地,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的集约经营水平,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比较效益。
要使农业实现稳产高产,必须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别是1991年我市经受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后,全市各级干部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形成了共识。几年来,我们坚持做到市有重点,镇有规划,村有任务。市里基本上每年都搞大的重点水利工程,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相对集中财力物力打会战。镇村则主要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搞好灌溉、饮水河道的疏浚,修筑村道、机耕道。改造泵站、涵闸,加固加高江港圩堤,不断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91年以来,全市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共有2亿多元,完成土石方3820多万方,投入劳动力1260多万个工日,使农业的生产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为了确保每年对农业有一定的物质技术投入,我们十分注重建立和完善扶农、建农的机制。多年来,坚持实行财政补农制度,乡镇企业建农金制度,全社会防洪保安制度,农民劳动积累制度,以及务农人员的风险保障制度,等等。并对筹措的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项使用,保证农业投入的真正到位。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江阴市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