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管理生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27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管理生金
王洪波车玉章
险境中的清河局
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始建于1972年,经过多年的采伐,森林资源的减少导致企业的经济形势十分困难。到1993年底各种外欠款达4500多万元,木材生产任务尚有3万立方米没有完成,欠发6969名职工6个月工资共800多万元,职工住宅破败,道路凸凹不平,通讯设施落后,致使企业人心混乱,一些职工拖家带口大量外流。
这时节,上级调来刘宗敏出任局长。上任的第二天,他就乔扮成买木材的“老客”,独自钻山沟,走林场,访木材检查站,经过详细的摸底调查,找出了企业亏损的症结——管理混乱,导致企业效益的严重流失。他认真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选择了一条企业在困境中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改革为动力,采取强硬措施,向管理要效益。
强化销售堵漏洞
针对山上林场、经营所私卖木材问题,局里实行集权式销售,山上林场、经营所一律不准私卖木材。同时严肃查处一名顶风私卖木材的林场场长,并令其赔偿由此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避免了“多口销售,效益流失”的现象,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企业挽回三四百万元的损失。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强化销售手段,根据木材市场行情及时调整售价。
去年在全国木材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这个局的木材销售量比木材畅销的1993年增长21%。截至今年9月末已销售木材比去年同期增加49335立方米。
激励机制显威力
去年冬季,为节省木材生产成本,实现“一年任务一冬完”,林管局抓住木材运输的“瓶颈”问题,组织制订了运材司机的滚动定额工资奖励办法。全局60台运材汽车要求每台每月完成2800立方米,司机实行竞争上岗,下岗的司机不安排工作,在岗司机实行滚动定额工资制,完成月指标按比例上浮30%,完不成的下浮30%,调动了运材司机的积极性。他们克服天寒地冻困难,起五更爬半夜抢运木材,提前2个月完成运材计划,最高工资者每月达1800多元。
林区建设在重重困难中看到了光明。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局长刘宗敏说:“企业管理者不能做大肚弥勒佛——笑口常开,还要敢做黑脸包公,敢罚敢管,奖罚分明。”承担这个局木材铁路运输任务的香兰贮木场领导班子软弱,管理混乱,效益流失。林管局毫不手软,除一名工会干部保留外,其余全部就地免职,新上任的领导班子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
牵住资金牛鼻子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血液,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刘宗敏在管理中千方百计抓住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无限的作用。这个局有40个基层单位,原来在银行竟设了68个存款帐户,大量的资金在企业外部循环。1994年,林管局把资金管理作为强化企业管理的突破口,清理撤消了52个帐户,收回资金240万元,并制订了资金使用局长一支笔审批制度;清理整顿了名目繁多的14种奖金,每年节约资金32万元;封存16台小汽车,年节约经费160万元;依法维护企业利益,收回外欠款和滥罚款400多万元。
一年半时间,现在的清河林业局职工住宅楼拔地而起,往日破旧的办公楼焕然一新,宾馆灯火明亮,俱乐部乐声阵阵,1600门程控电话通向祖国各地,昔日因嫌这里贫困而外出的职工又重新搬了回来。更为可喜的是1994年实现利润520万元,各种上缴870万元,各种上缴比1993年增加270万元;今年1—9月实现利润40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