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从古田二区水利情况调查看兴修水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1-06
第2版()
专栏:

从古田二区水利情况调查看兴修水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共福建省古田县第二区区委会
一、历年水、旱灾害使农业生产受了重大损失
古田县二区有八个乡、一个镇,共有耕地四万五千九百七十亩,其中山田占总耕地百分之五十六、洋田占百分之二十九、其他半山田和农地占百分之十五。全区有两道河流流贯七个乡。土地特点是靠河的怕水,靠山的怕旱。历来每年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特别是前年的水灾与去年的旱灾,使农业生产受了重大损失。前年水灾严重的四个乡,受灾稻田共达三千四百五十六亩,占全区总耕地的百分之七点五,房屋被水冲倒九百六十多间,冲坏大小水坝二十七条、水渠四十条,此外,粮食、农具、肥料、家畜等损失也不少。由于水利遭受严重破坏,有五千三百十七亩田地无水灌溉,水灾过后,又遭到旱灾的威胁。水灾发生后,党政机关组织慰问队深入灾区慰问,并大力领导群众进行抢救,先后发放救济粮四万斤、款一亿七千万元,帮助农民兴修水利,修建房屋和解决口粮问题,使灾情没有能够扩大,安定了群众的生活与生产情绪。但是,由于水灾的严重,虽经大力抢救,有些土地仍然歉收,前年全区因水灾减产粮食共达五十万斤。去年旱灾也很严重,全区九个乡、镇差不多普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受旱面积达四千八百一十二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百分之十点五。虽经大力抢救,减轻了损失,但全区初步估计因受旱减产的稻谷仍达五十五万斤左右。这些仅是粮食上的损失,至于在灾害期间消耗的劳力和物力,那就难以计算了。历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水、旱灾害的严重,充分说明防止自然灾害、保证农作物丰收的重要,如果我们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那么,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没有保证。
二、目前水利的基本情况
全区依靠河流输水的共有五条大水利,灌溉着五个乡的六千六百五十五亩洋田。半山田与部分山田,大部依靠七十条中、小水坝和四十条水渠来灌溉。全区引小河与山坑水灌溉的农田共有一万八千七百六十七亩,占总耕地面积百分之四十点八;依靠泉水灌溉的山田,有一万六千亩,占总耕地百分之三十五;靠池水和车水灌溉的稻田有七百四十亩,约占总耕地百分之一点六;其他是靠“吃天水”的田。靠河水灌溉的田,只要充分利用水源,即使像去年的情况,仍不会受旱;靠泉水、水坝、水渠及池水灌溉的田,如果久晴不雨,水源缺乏,土地就要受旱。
从各乡情况看来,水利条件最好的乔洋乡,地势高、山田少,四千六百多亩土地就有三条大水渠环绕灌溉,但是仍有二百三十七亩田地靠吃天水,容易受旱。水利条件较差的新舫乡,多年来群众就流传这样一句话:“月亮露出来就发生旱灾,天一下雨就发生水灾。”该乡因为地势低,又靠近河边,每年都有六百亩左右的田要受水淹两三次,前年发生水灾时,全乡受灾农田即达二千三百多亩;同时因为水利条件差,假如半月不下雨,则二千六百多亩洋田又要受旱。其他各乡水利条件也不够好,都有轻重不同的水、旱灾害。从前年和去年水、旱灾害的情况来看,全区六十一个自然村中,不怕水又不怕旱的有二十二个村,土地一万三千二百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百分之二十九;受水、旱灾害威胁的有三十九个村,土地三万一千七百余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九,其中特别容易遭受水、旱灾害的是三千八百多亩靠“吃天水”的稻田和两千亩靠防洪堤保护的稻田。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原有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增修水利,以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威胁,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发挥水利的潜在力
为今后解决水、旱灾害问题,各乡先后召开了老农会,同时区领导机关并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研究了当前的水利情况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易受灾害威胁的新舫乡,如果能从端溪乡开一条二十里长的水渠把河水引来灌溉,那么,两千六百多亩缺水的洋田,水源问题就可解决,每年可增产四万六千斤以上的粮食,而且还有两千多亩土地可种植春大豆和小麦等,使全年能种三季作物,可增产更多的粮食。又如樟岭坝一条长十五里的水坝,如能把原有水坝加大加高,在渠尾再开一条五里长的圳,除可保证三千五百多亩田不受旱外,还能扩大灌溉面积六百多亩,估计每年可增产粮食六万二千斤以上。除了上述两处较大的水利,全区去冬今春尚可修建的水利有水池十八个、水坝和水渠二十九条。上述水利如果全部修好,就可使一万一千多亩土地不再受旱,一年能增产粮食二十四万九千多斤,大约两年多增产的粮食,就够水利成本了。
防洪堤方面全区急需修筑的有六处,初步估计需用一万八千多个民工,需款三亿元。堤岸修好后能保证两千多亩土地和堤岸附近居民不再受水、旱灾害的威胁。
以上仅系指兴修方面,如能像去年抗旱时一样,加强水源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备的灌溉效能,那么灌溉面积还可扩大。
两年来,人民政府由于水、旱灾害发放的贷款和救济款共达三亿零九百万元(政府减免的公粮未计算在内),加上减产的一百多万斤粮食,数字是巨大的。假如我们能将消极救济转变为积极建设,并充分发挥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那么,今春兴修农田水利的计划是有办法完成的。
四、今后兴修农田水利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深入发动群众,使兴修水利成为群众自觉的积极的行动。根据现在情况,旱田面积大、兴修水利又有困难的地区,群众多存在“靠天吃饭”思想,认为收成好坏是由“天”决定,人们无能为力。水利条件较好的乡村,群众多存在麻痹思想,认为没有问题,有些渠坝原来可以加高加大的也不修。个别乡村群众还存在求神祈雨的迷信思想。要克服以上的思想障碍,必须教育农民“从长着想”,以两年来的水、旱灾害说明兴修水利的重要性,使广大农民认识兴修水利与增产粮食、支援国家建设、改善自己生活的重大关系,充分发挥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二)兴修水利必须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有的水利工程是几十户农民共有的,有的是属于全乡人民的,也有的是几个乡共有的。另一方面,兴修水利花工很大,不是一两个农民能单独进行的,因此如果不加强组织领导,光凭农民自己分散去搞,是搞不好的。如去年抗旱期中杭下村群众最初由于互相观望依赖,大家宁愿每天花很多工夫去看水,也不去修好水利。后来在乡干部领导下,以互助组为单位,组织了六十七个劳力,只一天就把水圳修好了,还开了两条水道,使五百多亩受旱田地得到了灌溉。经验证明加强兴修水利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工作,是能否修好水利的关键。
(三)改善领导作风,深入总结群众原有兴修水利的经验。群众是有丰富的兴修水利的经验的,只要我们能加以科学的总结,对工作就有莫大好处。唐官村有一处水利工程,去年被洪水冲坏了二十多丈宽,县人民政府派一个技术干部来测量了一下,说要八千万元才能修好。后来工作组深入群众,召开老农会,发挥群众的智慧,决定两边用木材拦住,中间用石头填实,结果只贷款六百多万元,工程就修好了,使二百三十多亩田免除了旱、涝灾害的威胁。
(四)加强兴修水利工作中的技术指导,避免盲目施工或工程不合标准的现象,以克服人力、物力的浪费。有的水利工程投资较大,群众目前无力负担,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由政府给予经济上与技术上的支持,也是很必要的。
(五)加强现有水利设备的管理工作,实行合理用水。今后各乡要组织一定的水利机构,订出切合实际的合理用水制度,根据不同情况,试行“一人包管制”或“分段包管制”,经常检查,及时修补,并注意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水利纠纷问题,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备的灌溉效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