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情系珍宝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28
第4版(要闻)
专栏:访读者想知的地方

  情系珍宝岛
本报记者董伟
带着萦绕心头26年的情愫,最近我踏上了珍宝岛。
这是一个清晨,站在岸边一个山头上远眺,珍宝岛如想象中的一样:半月形,由一大一小两个岛组成,岛上郁郁葱葱。坐着巡逻艇靠近它时,不知为什么,内心阵阵涌现莫名的悸动:难道,这就是当年震动世界的珍宝岛吗?
乌苏里江在清澈的天空下缓缓流动,珍宝岛异常的宁静。上岛一抬眼,就看见方方正正的岛门,门旁大石碑上书:中国珍宝岛。字体又红又大,似乎在提醒人们,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岛。穿过岛门,踏上的是仅有20米长的“上海路”,这是通向战士营房的唯一通道。营房小院,不大,却有篮球场、排球场和台球室等。引人注意的是还有一个不大的国旗座,安徽籍排长汪慧斌迎着黎明的曙光,带领战士在升国旗。没有天安门前如潮的观众,也没有气势磅礴的军乐队,战士们的神情肃穆、庄重,注视着五星红旗上升、飘扬在祖国的宝岛上空。这里位于我国东部边境的乌苏里江上,是每天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排长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有升旗仪式,这大概是我们国家每天最早升起的国旗。”
有趣的是,战士们中间有两个小孩,大的是男孩,小的是女孩。记者上去问男孩:“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上没上学?”
“我叫徐龙,是小老兵。”
7岁,“小老兵”?指导员宋军给记者讲了“小老兵”的故事。小徐龙是连长徐开亮的儿子,出生在老家河南通许县,刚满1岁就来到珍宝岛,两三岁就天天跟在训练的战士后面边玩边模仿,小小的年纪会很多的军事动作。早晚连点名时,他也站在排后,硬充一个战士。
连长平时太忙,没时间看孩子,徐龙5岁时就被送到附近的一个林场办的小学,今年开学该上3年级了。戴着自己叠的船形帽,孩子气十足的徐龙跑了过来,指导员拉过他,指着徐龙稚嫩的脸上几个亮亮的伤疤说:“去年,孩子妈妈带他回河南探家,连长工作脱不开身没回去,没想到一次车祸,孩子的脸变成现在这样。”当孩子回到连队时,连长望着脸上还缠着绷带的儿子,惊呆了。他紧紧抱着儿子,欲哭无泪。
战士勤劳的双手把珍宝岛建得很美。原来住了15年的碉堡式营房已不再使用,一座新的平房建了起来。走在“南京路”上,还能看见许多小块的菜地,种有黄瓜、豆角和西红柿,战士们说岛上都是沙地,这是用战士们从岸上一筐筐背来的土垫成的菜地。菜花飘香,给小岛增添几分生气。可是,这种田园气氛并不常年都有,去年一场大水淹了菜地和房子,几个战士和副指导员白坤玉在碉堡顶上呆了一个多月,缺吃少喝,还要天天受瞎蠓和蚊子的攻击。“生活确实很苦,但每天看到国旗升起的那一刻,孤独和劳苦都被这神圣的使命感冲淡了。”副指导员说。
经过“南京路”,来到“金水桥”。汪排长介绍,这是五林洞林场的工人和战士们一起建的“共建桥”,过了桥,有一棵“英雄树”,是英雄杨林牺牲的地方。说到杨林,一直跟在我们后边的白坤玉5岁的女儿白杨兴奋起来,她手指树旁的一块介绍英雄树的牌子说:“这就是‘杨林树’,杨林大大(指大伯)就是在这儿打敌人牺牲的。”她一会儿讲战壕,一会儿讲坦克履带,一会儿讲放在地上的几枚手雷,活脱脱的一个小故事员。
副指导员说,孩子是跟妈妈来探亲的,时间是一个月。她只是跟着讲传统的战士听了两次,没想到就记了这么多内容。陪记者去的虎林县委宣传部小宋说:“这里的国防教育深入人心,连小孩子都有这么浓的国防意识。”
驻足乌苏里江畔,凝望恬静、舒缓的江水,思绪仿佛穿行在连接宝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隧道。记者想,若干年后,除了“小老兵”和“小故事员”外,还有几个孩子能知道珍宝岛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