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主教练的心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29
第8版(体育)
专栏:东瀛摭笔

  主教练的心思
本报记者汪大昭
日本仙台市,风又冷又硬,雨点中夹带着雪花。中国男排下榻的新世界饭店远离市区,在空旷的田野中孤零零的。门外那座100多米高的大观音,脸上永远挂着冰冷的微笑。
主教练沈富麟在沉思,饭没吃几口,烟可抽了一支又一支。中国队参加世界杯男排赛,注定是赢球少输球多,这早在料想之中,但输得太难堪了。队伍状态正处于低潮,不能期望过高,这也早有准备,但打得太掉价了。
沈富麟很明白,只要输了球,主教练就甭想好过。他忘不了十几年前他的教练戴廷斌是怎样离任的。输了球就责怪队员的教练,也许不是好教练,可是他还是要说,尽管说了也不大管事,输了球就从外部找客观原因,也许同样不是好教练,可环境和条件的影响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呢?
沈富麟在中国男排当了9年主二传,两次在日本打世界杯赛,都是第5名。“其实我再打几年完全可以,世界著名二传手运动生涯很长,日本的猫田胜敏打到34岁,前苏联队的扎伊采夫37岁才离队。”沈富麟说道。他真要打下去会怎样,不得而知,但此后中国男排与两届世界杯赛无缘,这是事实。
“二传是场上灵魂,全队的运转都要通过他的大脑和双手来指挥”,沈富麟对记者讲着自己的看法。不过,这么多年来,他并未点化出一名出色的二传手。“我在比赛中把主力队员换下场,不是说他打得都不行,而是希望他能清醒一下,在场外仔细观察,再上去才好打,但这目的没达到。国家队里都是地方队的尖子队员,在地方队谁能说他们技术不行?带着这种感觉进了国家队,自身素质的发展就受到限制,上场后患得患失。”他说。
1987年,上海男排降到全国第10名。沈富麟用4年的时间,带领上海队踏上全国冠军的领奖台,继而接受了中国男排主教练的任命。不肯自责的教练肯定不是好教练,但是,一个只会检讨的教练就能干成事业吗?沈富麟说:“我喜爱排球运动,现在41岁了,如果是我无能,让能力更强的人来干有什么不好。中国教练水平决不是男排上不去的主要原因,许多同行援外执教都很有成绩。5年来,我们这支队伍成熟一个退役一个。当教练的累死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稳不住阵容,怎么发展战术!”
排球呼唤改革,这事也许不归教练们操心,可谁都希望迈开大步,沈富麟也抱着希望。
            (本报福岛11月2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