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千名“官”员结穷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千名“官”员结穷亲
余世昌樊景文
辽宁省辽阳市千余名副县以上领导干部和千余个贫困户“结亲”,帮助贫困户摆脱困境的事,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海城市正骨医院院长苏玉新,得知辽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隋秀到该院是为自己刚结下的穷亲戚苏振民安假肢时,激动地对隋秀说:“你响应辽阳市委的号召,认下了这个因患脉管炎而截掉右腿的穷亲戚,今天我也认下这门亲戚,安假肢的5000多元费用我分文不收,给苏振民老弟的假肢保修终生。”1994年12月14日,45岁的苏振民终于重新站立起来,行走自如了。
1994年11月28日,锦州市离休干部朱俭福给辽阳市委书记傅克诚写信,要把自己发明的一项服装干洗技术无偿献给辽阳的贫困户,他真诚地告诉傅克诚:辽阳若有贫困户到他那里学这项技术,不但分文不取,而且赠送价值100多元的干洗液,食宿和路费他全包了。
1994年12月3日,辽阳驻军81043部队罗有礼、李栋恒等5位少将和3位大校受辽阳市领导干部的感染,来到望宝村分头到8个贫困户家“认亲”,每位都拿出500元钱,先给自己的穷亲戚解燃眉之急。这8位首长当场决定,为村里修一条走出深山的路,帮村里栽上万株果树,让望宝村早日成为“进宝村”。
面对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人们不禁要问:辽阳市千余名领导干部怎么有如此不同寻常的举动呢?
1994年春节前,辽阳市领导迎着风雪,深入城乡一个个贫困户家访贫问苦。刚就任辽阳市委书记不久的傅克诚走进辽阳东部山区的一个困难户家时,心里十分难过,这户人家3口人只有一床裸露着棉絮的破被子,炕上铺着半领炕席,家里唯一的一件家具是放在墙角的一口酸菜缸。
看到这凄凉的景象,傅克诚思绪万千。辽阳市这两年经济发展速度超了常规,特别是乡镇工业产值和效益翻番增长,群众生活也随之有了很大改善。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净往“亮”处奔,访富户多,挑“提神”的地方看,而对穷在深山的群众生活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问题出在哪里?出在这些干部淡忘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他们房子越住越大,车子越坐越豪华,脑子却越来越空,离群众越来越远。如此忽视群众的利益,我们就要失去群众。
深切的忧虑,促使辽阳市委领导不仅在寻求解决全市1万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招法,而且在寻觅加强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有效途径。
就在当年春节过后,傅克诚收到了市监察局局长刘大民一封颇有见识的来信,信中说,这两年他以力所能及的力量,坚持不懈地帮助一户贫困户,这户贫困户和周围群众在感谢他的时候常使用“党的干部”这样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假如有更多的领导干部这样做,对树立党的形象将大有裨益。这封信在傅克诚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效应”,他当即在刘大民信上做了批示,建议市级领导以个人行为包户扶贫,趟出一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新路子。辽阳市五套班子领导积极支持,市委很快做出了这项决定。
1994年仲夏,辽阳市28位市级领导来到辽阳和灯塔两县28个贫困户家认穷亲。市委还做出决定,让全市副县以上领导干部加入他们的行列。
开始,一些县级领导还仅仅是奉命行事,甚至以为是单纯的扶贫举措。然而,当他们看到自己结下一户穷亲,却温暖了一村、一巷群众时,深切体验到与群众水乳交融的欣慰。1994年9月20日中秋节这天,无人通知,也无约定,在各个岗位上的领导干部,有的携妻子儿女,有的拿着水果点心,有的带上自己的工资,来到一个个贫困户家,认穷亲,商富计。
辽阳市政府交际处的几位领导干部叩开老工人贝殿武家门时,看到的是一幅令人心酸的情景:狭窄的房间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炕头坐着贝殿武79岁的母亲,炕梢躺着患脑血栓的妻子,大儿媳扔下7岁的孩子离婚而走,小儿子待业在家,全家只靠贝殿武每月26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市交际处的几位同志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震撼。他们想方设法给贝殿武的妻子治病,安排他的小儿子到辽阳宾馆当临时工。
短短几个月来,在辽阳大地上,凡是有严重贫困户的地方,就有各级领导干部嘘寒问暖的身影,就有各级领导干部四处奔波为之落实脱贫致富项目的足迹,构成了一幅催人泪下的党群、干群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的壮丽画卷。
辽阳市各级领导干部在帮助贫困户脱贫中,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过去许多该办好的事情为什么办得不那么尽如人意,甚至引起群众的不满呢?根子是一些领导干部的个人行为与党的宗旨相背离,对群众的感情不到位,市财政局局长刘玉文说,以前我们和农民兄弟没有这么深的感情,嘴上说对农业投入要倾斜,究竟倾斜到什么份上?没往深处琢磨,也琢磨不进去,充其量是奉命办事。
这回该局县级领导干部和局机关4个党支部把辽阳县下达河乡小西村13户贫困户都包了下来,每人拿出1000元钱帮每户落实了一项脱贫项目。在帮扶贫困户中,他们对农业和农村问题有了深刻认识,为发展农村经济“输血”的紧迫感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去年,该局对农村医疗卫生三项基金早已按要求拨款到位了,最近又硬挤出30万元给了农民。他们安排今年市财政对农业投入1400万元,破了历史纪录。
过去人们不是不明白,把握实情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但一些领导者对本地区的情况为什么总认识不清呢?今天,辽阳市的各级决策者深知,这都是“认识上的贫困”所致,老百姓呼声和愿望灌不进耳朵,入不了视野。如今,市卫生局系统29名副县级领导坐在贫困户的炕沿上,听到了群众的心里话,对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有了真切的了解,也从老百姓那里讨来了“方子”。他们决定从今年起,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农村去,确定了以“强化村级卫生室建设为龙头,扩展乡镇卫生院防保功能”的农村卫生工作新思路。今年将组建10个医疗队,全部到贫困山区巡回为农民防病治病。
如今,辽阳市委已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让人民公仆永远为群众勤勤恳恳办实事,谋利益,让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希望之火在各个角落升腾。
(附图片)
题图为辽阳市委书记傅克诚在他的“亲戚”徐长润家叙亲情。71岁的徐长润激动得热泪盈眶。 范天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