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湖北省武昌县龚家桥乡完成购粮工作后 引导农民转入生产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1-07
第2版()
专栏:

湖北省武昌县龚家桥乡完成购粮工作后
引导农民转入生产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湖北省武昌县龚家桥乡结束购粮工作后,召开全乡人民代表会议,进一步宣传了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扭转了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松气思想,引导全乡农民转入生产,积极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龚家桥乡在去年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中旬,配合购粮工作向全乡农民宣传了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高了农民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全乡农民踊跃卖给国家四十三万斤余粮。
在购粮工作完成后,该乡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由于对总路线了解得还不深刻,产生了松气思想。许多人认为:“总路线学习了,余粮卖了,没有什么事了。”有的农民甚至不把卖粮得到的款用来扩大生产,而是浪费掉了。
根据这一情况,该乡工作组和中共乡支部在去年十二月十九日召开了全乡人民代表会议,进一步宣传和贯彻了总路线,引导全乡农民积极开展互助合作运动,进一步扩大生产。会上,着重讨论了小农经济为什么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具体地分析了小农经济的困难和组织起来的好处。
代表们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小农经济有三个缺点:(一)经不起自然灾害;(二)疾病死亡,劳动力丧失,随时可以毁灭一个农家;(三)一家一户一个生产单位,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分散经营,浪费大,产量低。代表们都认为,解放前农民受地主、富农的剥削,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虽然分到了田地,但是如果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仍然不能摆脱贫困,生活仍然是不稳定的。例如中农黄祖敬家打的粮食本来够吃,去年因为一个人害了大病,卖粮吃药,结果全家就缺了一个多月的口粮,只得向别人借粮吃。许多代表在回忆解放以来的生活变化时还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解放前要好几百倍;比起苏联农民来,却要差几百倍。”经过讨论,代表们一致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走苏联农民的道路,才能永远摆脱穷困和痛苦,过更幸福的生活。
在讨论组织起来的好处的时候,许多代表用自己的切身体验说明组织起来的优越性。代表曾昭珩把去年秋收时互助组的优点和单干户的困难作了个对比:第一,割谷时下雨,互助组人多割得快,没有受到一点损失;许多单干户半夜起来,割到天黑,人累得了不得,还是割不赢,谷子在田里生了芽。第二,互助组八天割完了谷,单干户最快的割了十天;互助组还有时间帮助单干户割谷,得到了工资,有的单干户忙时拿钱也请不到人。龚家桥乡互助组的生产情况也说明了,互助组由于能够解决困难,能“抢火色”,深耕细作,所以能多打粮食。例如林宝卿互助组去年平均每亩田产稻谷六百多斤,单干户每亩田一般只能产四百多斤。
会后,代表们积极向群众继续宣传总路线,推动了冬季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唐家湾已新组织起两个互助组,并展开积肥工作。农民曾楚原劳动力强,过去说“单干到底,永不互助”,现在也要求参加互助组,并动员别人组织起来。有几个退出互助组的农民,也要求归组。林宝卿、汪士林等互助组,一面扩大互助组,酝酿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一面带头和动员群众开展积肥工作。
(王学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