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给高等专科定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7
第11版(文摘)
专栏:

  给高等专科定位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应用型人才。1994年在校高专生已由1982年的8.4万人增长至47.7万人。但是,高专在教育构架中定位何处,怎样体现其鲜明的特色,仍未解决。
目前高专教学的状况:本科院校办的专科专业,多数实行2年制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基本是本科的缩减,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时间太少,毕业生无法完成现场工程师的初步训练,难于满足生产第一线的工艺、技术方面的要求;社会办的高等专科班,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限制,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艺性,忽视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学习;还有些大专班主要是为了满足在职人员对学历的要求,或是解决其子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问题,实际教学质量就更难保证了。
高等专科与本科教育都是从高中毕业生中挑选生源,高专培养以动手能力见长的一线工程师,本科培养具有一定开发、研究能力的技术人才。两者之间应该是类型上的不同,而不是层次上的差别。
据介绍,在工人队伍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占比例美国为38%,日本为32%,而我国仅占2%。缺乏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企业生产效益低、产品质量差的重要因素。校长们呼吁,切实加强对各类高专学校及大专班的管理,给予其必要的支持,使我国高专教育健康发展。
  (1994年12月25日《光明日报》林英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