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紧烧火,慢揭锅”——保定变压器厂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11
第1版(要闻)
专栏:企业改革试点巡礼(1)

  “紧烧火,慢揭锅”
——保定变压器厂见闻
本报记者杨振武何伟
编者的话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今年“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通盘考虑,统筹规划,搞好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经过一年的准备工作,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个新事物。它涉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方方面面,遇到的多是深层次的矛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试点企业就是深化改革的示范企业,它的探索和尝试,它的经验和教训,都为人所关注。去年年底,本报就派出记者,深入全国百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一些企业采访,从今天起开辟《企业改革试点巡礼》专栏,陆续刊登这方面的报道。
这组报道的特点是,对试点企业不是系统、全面地总结它们的经验,而只是如实地介绍一部分企业在试点开始阶段的某些思路、某些做法、某个侧面。这样做,是考虑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完成需要较长时间,而且试点工作刚刚开始,还很难提供成熟的经验。如果这些报道有助于大家了解试点企业的情况,从而使自己在改革实践中少走一些弯路,我们就感到欣慰了。
岁末,纷纷扬扬一场大雪,把冀中平原装点得银装素裹。置身于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之一——保定变压器厂,却处处感受到股股涌动的春潮。
繁忙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焊花飞溅,敲打声不绝于耳。一幅“内抓现场,外争市场”的大字标语,时时在提醒人们:现场通着市场,每个工作台都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
“知道工厂要搞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吗?”在总装车间,我们问一位正埋头干活的青工。
“知道。厂里总在讲这事儿。”小伙子冲我们笑笑。
“你怎么看?”
“赞成呗!因为我觉得越是改,企业跟我们贴得越紧。”
对“试点”最上心的还是企业的中层干部。与他们接触,一碰“试点”的闸门,话题就多。看得出,他们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颇感兴趣,对一些问题有自己见解。虽然“试点”的方案还没出台,但他们心中有数:这次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使保定变压器厂又多了一次腾飞的机会。
1994年,保定变压器厂的“试点”整整酝酿了一年。300多天里,尽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锣鼓紧敲重擂,声声震耳,企业的生产经营却是照常运转,一切都有条不紊。到年底,这家国有大企业稳稳地完成了5200多万元的利税,比上年翻了一番。
保定变压器厂“试点”的顺利,得益于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务虚紧烧火,务实慢揭锅”。
作为解决国家能源“瓶颈”问题的专业厂,保定变压器厂曾经按照旧体制运行了30多年,现在要转入新的运行轨道,确实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厂长阎世博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紧烧火’,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宣传教育,动员全厂职工积极参与试点改革;所谓‘慢揭锅’,就是要力求把试点方案搞得周密严谨,不赶进度,不搞大呼隆。”
这一紧一慢,道出了保定变压器厂试点工作的细致和认真。我们在厂里看到的“试点”方案,已是第8稿。这份打印的文稿不知又经过多少人的手,上面勾勾划划,圈圈点点,折射出全厂上下的参与程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个新事物。为了使更多人理解、支持和投身“试点”,他们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从北京请专家学者来讲课,开展学习和讨论,帮助管理层先明白、先适应、先提高。同时,厂报、广播、闭路电视、黑板报等宣传媒介,也开辟专栏和专题节目,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丝丝入扣的“务虚”,为“务实”廓清了道路。原来一些职工以为“改制”就是要搞股份制,乐呵呵地盼着能当“股东”。而厂领导的看法是,像这样大的国家基础产业的骨干企业,几亿元的家业,搞股份制不容易,也不现实。几经论证,厂里选择了国家“独资公司”的形式。通过上下沟通,多数人理解了。
保定变压器厂的“务虚”,不光是坐而论道,也包含有“务实”成分。比如,将来准备独立核算的单位,如今都已逐步自计盈亏,实行了封闭式生产经营。厂领导风趣地说:“过去是全厂3600多职工‘一个锅里抡马勺’,现在准备分灶吃饭,就得先培养大家独立生活的能力。”
300多人的中小产品部,是保定变压器厂的“试验田”。这个在原来一个亏损企业基础上组建的新摊点,专门为厂里主导产品“拾遗补缺”,生产中小型变压器及其它配套产品,现已初步自成体系。按照自主经营“试运行”的结果,自计盈亏,1994年就可盈利200多万元。
有道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过去厂内上下道工序、车间之间,都是以产量结算,现在改以价值核算,增强了职工的效益观念。在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焊接车间,车间主任告诉我们:车间内价值核算已精确到以小时计,谁干多少活,能挣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清清楚楚。这个过去一直拉全厂生产后腿的“老大难”,成了试点中的“排头兵”。
阎世博把这一切称之为“演习”。他说:“搞现代企业制度,我们没有经验,一切都是试着来,小步慢跑。只有把‘务虚’的火烧足了,揭锅时才不会是‘夹生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冬去春来,保定变压器厂的“试点”工作步步深入,但时至今日,工厂牌子依旧。别着急,还是阎世博说得好:“机制转换了,牌子还不好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