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风情边关境界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10
第12版(副刊)
专栏:五光十色

  风情边关境界新
郭建跃包国俊
只有镇守边关的将士,才能对孤独和寂寞做出最全面最完整的诠释,不过他们不用语言,而只用岁月和青春。
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党委这些年想了无数的点子,终于萌生出一种新的思路,教育官兵“热爱边疆,安心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应该营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一种品味和风情,来改变边关孤独和寂寞的环境,使官兵在一种艺术的熏陶中升华境界。
于是,簇新的边关军营文化悄悄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从远处看去,人烟罕见的莽莽草原上,某边防团的营院如一件典雅的大型艺术品,镶嵌在这块土地上,整个营区被带铁锚的栏杆和界碑形的石座围绕。铁锚象征着全团官兵双手,界桩数正好又与全团守卫的国境线主界碑数对应。远看又如长城环绕营院,既托固守之情,又有建设之意。
营门的一组主雕塑更为夺目,一把远古造型的铜锁为底座,托着一轮明月,月中又是一只士兵的大眼睛,瞳孔里辉映着粉红色的中国版图图案,月亮旁依次排列着三把现代大锁,正中凿刻着“战士责任重”五个大字。官兵们说,雕塑寓含着从远古至今边关将士守卫国土的责任,锁上明月寄托着祖国花好月圆的想望,月中金睛似战士警惕不闭的双眼,眼中版图象征战士心中的责任。今年新战士一入伍,当他们在营院里转一圈,听着老兵的讲解,心中平添许多自豪和激动。营院真成了强化责任感的第二课堂。
营区里还有两组雕塑《团魂台》、《爱的奉献》,坐落在训练场和卫生队门前。阅兵台由与本团连队数相等的基石组成,台上象征所有一线边防连队的界碑,面朝祖国,形似“八一”张开双臂。这一组组精美的雕塑吸引着地方来人、家属来队驻足留影,在每个边防连队,也都有各具特色的雕塑。这些寄托着边防军人感情的雕塑,镶嵌在千里边防线上。原该边防团团长颜炳强告诉记者,我们就是要创造一种边关军营特色的情趣和境界,驱赶孤独,告别寂寞,让边关优美、温馨,新环境令人刮目相看。
团里还改建成一个独具一格的《风情馆》,这一创意是要让官兵们从深层次上了解边关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富饶美丽,让官兵更加热爱边关第二故乡。《风情馆》从远古的恐龙时代到近代边境何时划界、何时归属,从矿产资源到历史事件……翔实的历史资料,各类动植物标本,艺术的布局,精美的解说,参观一次《风情馆》犹如进了一所系统的边防学校,使人增加许多知识。边防军人虽然身处荒漠,但却心存一片锦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