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0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启示
金采薇
北京广渠门中学有一个特殊的高中班——“宏志班”,全班五十四名学生,均是特困家庭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二百五十元以下,而这些学生又多是品学兼优的可造之材。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广渠门中学毅然担当起扶贫助学的任务,每年为“宏志班”的学生提供一笔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记得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宏志班”的五十四个学生每人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故事,学习、生活所遇到的难处是人们难以想象的。然而这些孩子珍惜机会,发愤苦读,成为出色的一群。他们中有市十佳中学生一人,市级三好生十四人,共青团员五十二人。自今年九月开学以来,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上升。看到他们在生活重负下苦苦拚搏,许多人不禁潸然泪下;而对他们自强自立所取得的成绩,人们又不能不满怀钦佩。
“宏志班”的事迹对同龄人是个很好的激励。对多数大城市的孩子来说,学习、生活已不成问题。但对“宏志班”有的孩子来说,买一只新书包、拥有一张桌子都是奢望;更不要说父母离散甚至亡故所带来的精神打击和生活窘迫。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他们以超常的毅力坚持学习,成绩优异。“宏志班”的事迹印证着一个深刻的生活经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苦是坚强之母,不幸是最好的大学。当然不必为了坚强而制造不幸,但我们应该从别人的不幸中加倍珍惜自己的幸运。
“宏志班”的事迹对家长们也是很好的教育。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许多父母差不多在物质和精力上倾其所有为孩子服务,让他们吃得胖胖的,养得壮壮的。这当然必要。然而却往往忽视精神、品格、毅力等方面的磨砺。“宏志班”有的孩子一家人一天就吃一碗豆腐白菜,连取暖的蜂窝煤也烧不起,他们当然晓得一枚硬币的分量,而我们条件优越的孩子们是不是能从中掂出生活的艰辛呢?
“宏志班”对社会良心道德是一种无声的呼吁。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尚有这样许多被贫穷困扰的孩子,更不要说广大农村。扶贫助学当然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马上做到使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是,那种一掷千金的浪费和享乐同“宏志班”同学们的处境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我们不能不自省:可不可以多一点雪中送炭?广渠门中学在北京不是名校,各方面条件也算不上优越,但他们这种不以贫寒弃俊才的高尚情怀令人敬佩。他们的良苦用心一定会在“宏志班”孩子们成材中得到回报。每个人都不能选择家庭,也难以避免不可抗拒的不幸,但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应该把更多的阳光播洒给那些应该得到帮助的人们。这是责任,是义务,更应是文明社会的时尚。
愿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宏志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