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阅读
  • 0回复

走两条道路的两种结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1-14
第2版()
专栏:

走两条道路的两种结果
赵宪斌 师春山
在中共山西阳曲县委员会召开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根据党的总路线检查过去的农村工作时,有两个生动的例子教育了到会的每个党员。一个是中共老土沟村支部书记杨永禄,领导支部党员带动全村农民走上了党所提倡的组织起来的道路,从阎匪制造的“无人区”废墟上,恢复和发展了生产,使全村农民都富裕了。一九五三年春天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杨永禄被社员推选做社长。和老土沟农民富裕情况成鲜明对照的,是范庄支部书记赵贵兰,在土地改革后,没有好好领导支部的工作,只顾个人发财,不组织群众生产,结果该村农民内部发生很大分化,有的人贫困破产,有的人雇上了长工,赵贵兰没有发财,于去年秋天也给人家当了雇工。
一个地方的两个村庄
这两个村都在阳曲县的东山上,老土沟在山坡上,范庄在山脚下,相距不过八里地,去春划乡时,两个村还划在一个乡。
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这两个村庄都是对敌斗争最坚决的村庄,杨永禄和赵贵兰也是当地农民所共知的两条英雄好汉。在一九四七年秋季,蒋阎匪帮在这里安据点、发动反共反人民战争的时候,两个村的支部领导两村农民实行了坚壁清野,领导民兵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保卫群众胜利地完成了秋收。以后,他们发动青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又领导着两村不屈的农民,暂时撤退到盂县老根据地,组织农民进行生产,胜利地渡过了人民解放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一九四八年秋季,人民解放军拔除了阎匪据点,解放了这一带的地方后,两村退到后方生产的农民也随着胜利归来。冬季,当地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改革斗争。但是,在领导农民取得土地改革的胜利以后,两个村党支部的领导干部却领导农民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杨永禄领导老土沟农民走上
共同富裕的道路
老土沟,向来被人称为地瘠民贫的地方,土地全部是山坡轮荒地,全村只十八户人家。一九四八年秋季人们回来时,满山遍野长满了蒿草,门窗家具被阎匪砸碎烧毁,院落里荒草丛生,杂乱不堪。当时,老土沟党支部,在杨永禄领导下,便领导全村农民,在这一片废墟上开始了恢复生产重整家园的艰苦工作。
开始生产后,所需用的东西,什么都缺,全部家当,只有五头毛驴、随身的衣着和一些为数不多的口粮。一般群众在这种困难面前,不时流露出悲观情绪。杨永禄根据当时上级党委提出的“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指示,及时向全村农民作了动员,说明:“我们能够战胜敌人,我们也就一定能够战胜生产中的困难。”在党员带动下,全村十八户组成了三个互助组进行生产。这时荣誉退伍军人杨永祥回来了,把带回的九百多斤残废金小米,变换成两头毛驴,连同原有毛驴组成三犋耕地;另外,有些人也组织起来,参加拉犁,以补助畜力的不足。人民政府又适时发给他们一千斤救济粮,二百斤各样种籽,和百余件生产工具。杨永禄为了把这些粮食确实用到生产上,渡过春荒,就组织各家合锅合灶,发动妇女到山上去采集野菜,掺着粮食一块吃。就这样渡过了一九四九年的春荒,耕种了三百亩荒地。到秋天,他们收了二百多石粮食,基本上解决了吃饭困难,奠定了扩大生产的基础。
以后四年,该村连续进行互助合作生产,开垦荒地,使土地由三百亩增加到了现今的六百零二亩,牲口由原来的七头,增加到了十六头,新增加羊一百零五只,粮食的产量已超过了战前的一倍。到一九五三年冬季,当地农民的饭食,已都是吃的两米一面(莜面或荞面),差不多每人都有两套棉衣,一套被褥,各家的窑洞都粉刷得洁白,屋内摆设着各种油漆家具。农民潘友成对访问他的人说:“刚回来那一年过年时,不要说穿新衣,就是高粱面饺子还不敢吃饱;到一九五一年过年时,就凑合着吃上了一顿白面饺子,大人小孩也有的穿上了件新衣服;到一九五二年过年时,就大不同了,全家杀了一口猪,吃了四、五顿白面饺子,每人都穿上了新衣。”
当地农民在谈到他们如何走上富裕道路的时候,除了感谢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他们的领导外,对党支部书记杨永禄对他们的领导,也赞扬备至。例如,在一九五一年,各家的生活还不富裕的时候,互助组员杨囤娃的祖父母患病相继死了,吃药、埋葬花钱很多,到第二年开春,杨囤娃家就没有吃的了。支部书记杨永禄怕他卖房卖地再贫困下去,就动员了自己有余粮的叔伯兄弟杨永祥、杨永金,借给了杨囤娃一石五斗粮食。在做活时,因杨囤娃家吃饭困难,杨永禄有时还把他叫到自己家里去吃。杨永禄这种积极领导支部党员,带动农民生产,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全村农民对共产党、人民政府更加信任了。该村农民见了上级去的干部常说:“永禄是个好干部,他叫做什咱做什,跟上他走没错。”一九五三年春天,全村十八户农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杨永禄便被全体社员光荣地推选做社长。
在政府动员农民把余粮卖给国家时,老土沟农民联系历史事实,深深体验到国家统一掌握粮食的好处。十八户把余粮一万三千七百斤全部卖给了国家,换回了三十六头母牛,三条驴;他们还准备再精打细算一下,再卖几千斤粮,换回几头母畜。
赵贵兰领导范庄农民走错了路
范庄座落在东山脚下,大部是平坦大块地,耕作起来比较方便。在解放战争中,阎匪对范庄的破坏也没有老土沟严重。这些条件都是比老土沟优越的地方。但是,支部书记赵贵兰没有利用这些条件来领导农民互助合作发展生产,他却自己带头,走了一条和老土沟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九四九年春实行土地改革后,赵贵兰分到了十亩好地。他不管全村农民分到土地后恢复生产中的困难,不执行上级党委“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指示,一味想自己过好日子。他除了只埋头于自己的农业生产外,又从银行骗取了贷款,开起了杂货铺,雇上工人做月饼,结果没有赚钱。最后,他竟然不惜伸出可耻的手,去贪污农民土地改革的胜利果实。因他不领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集体富裕的道路,全村十三个党员中,就有七个买卖土地房屋,一个雇上了雇工,两个当了雇工,对一般农民影响很坏。有些农民竟说:“伸开胳膀叉开手,党员怎走咱怎走!”全村二百零二户人家,就有五十余户买卖房屋土地,四户雇上了长工;张存生、李三红两个老汉,因生活困难,把一切卖光了,落到病饿而死。一九五二年区委在这村领导建立起的互助组,赵贵兰不但不去很好领导,反进到组里去揩组员们的油。组里规定农闲时用一天牲口六斤小米,农忙时十斤小米,赵贵兰用了人家的牲口,却一律按六斤米算。因此一九五三年春天组织互助组时,组员们说“贵兰入组咱们散,贵兰出组咱们干!”赵贵兰急于发财,可是偏不幸运,做买卖赔了钱,老婆经常生病,没办法,于一九五三年秋收时当了雇工。因为他只顾个人发财,脱离群众,党支部书记的职务也被撤销了。
范庄党支部因为没有很好领导群众生产,农民对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认识非常模糊。全村有十九万斤余粮,可是卖给国家的却只有六千斤。这六千斤也是农民以一升半斗向合作社换消费品卖出的。
生动的教育
杨永禄领导老土沟农民走集体富裕的道路,自己也富裕了。赵贵兰只顾自己发财,反倒贫困了。在十二月六日老土沟乡召开的积极分子会议上,两人作了四年来生活变化的对比。杨永禄报告说:“我回来时,窑洞没有门窗,炕上没铺的炕席,吃的稀粥还上顿赶不上下顿,除随身穿的一身破衣服外,六口人合盖着两条破被子。”紧接着他又兴奋地说:“现在我的窑洞不只有了门窗,还安上了玻璃,每人都有替换穿的两套单、棉、夹衣。每天吃的有两顿稠粥,一顿莜面。”他还说:“我的炕上底下铺的是毡子,上面是皮褥子,再上面是布褥子,布褥子上有褥单子,上面是盖的花哔叽被子;另外,我除了棉衣,还有皮袄”“我还给两个孩子做了两身制服,给老婆买了红卫生衣”“我回来时圈里是空的,现在圈里有母牛三头,毛驴一条,羊十只,一百多斤重的猪有两口,另外还养着几窝蜜蜂……。”待杨永禄报告完后,大家要求赵贵兰也报告一下。这时赵贵兰羞惭地说:“我走错了路,我比不上人家。”最后还是范庄张洪喜替他报告了一遍,他说:“赵贵兰走错了路,结果自己现在的生活十分困苦。他只有盖不住炕板的一块席子,两口子伙铺着一块破毡子,还是土地改革时分下的;两人铺着一条旧褥子,每人盖着一条半斤棉花的被子;他圈里喂着一口猪还不过五斤重;土地改革时分下的房子,因整修不起,不能住,现在还是借的人家的房子住着。”张洪喜恐怕给他报告错了,最后还问赵贵兰“说得对不对?”赵贵兰连忙答复说:“对!对!一点不错!”
两村的党员和群众,在学习总路线时,经过这样对比之后,也清楚地了解到要想避免贫困,走向集体富裕,就必须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老土沟的党员和群众,准备要使自己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向农、林、牧全面发展,进一步办好自己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范庄的全体党员也明确表示: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前首先带头教育群众把余粮卖给国家,并带头参加互助组,和大家一起争取过集体富裕的生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