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打响中国自己的名牌——联想集团的理想和实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22
第1版(要闻)
专栏:

  打响中国自己的名牌
——联想集团的理想和实践
本报记者卢新宁
1994年,年轻的中国计算机行业面临着这样的考验:在国外名牌电脑蜂拥而入,竞争日益严酷的今天,国产机还有没有生存空间?
终其一年,这个疑虑,在计算机领域越来越浓的硝烟中,在外来机越战越勇、国产机在整个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的现实中,日益严峻。面对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中国计算机行业出现了分化,有的难挫其锋,改就他业;有的被迫收起自己的品牌,充当国外代理。人们惊问:中国的计算机产业向何处去?在开放的形势下,如何走自己的路?
就在此时,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联想集团通过传媒向外界宣布:联想集团决心坚守阵地,高举联想微机的大旗,打响中国自己的名牌。
在“高举联想微机大旗”全体员工动员大会上,总裁柳传志神色严峻:“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在做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有人说,计算机行业太特殊了,其竞争之激烈,就如骑上一匹烈马,不小心就会摔下来。
10年前,以柳传志为首的11位中科院书生,在一间传达室改建的小门脸里,用20万元的投资,开始了联想的创业之路。当时,电脑业在世界范围发展势头正旺,而中国刚刚起步。
作为中国科学院“一院两制”的改革试点,联想集团从一开始就坚持在向国外学习最新技术和销售知识的同时,依靠雄厚的技术支撑,依靠独创的国有民营“大船模式”,建立中国自己的计算机产业。1986年,联想设计推出“汉卡”,从输入方法上,大大改善了汉字与计算机的接轨方式,将中国信息化的进程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1988年,一方面,在海外建立贸易性公司,探索开发方向;一方面在美国硅谷设立研究中心,收集信息,并进行最尖端的试验。1992年,推出将显示卡与汉卡合二为一的“2100门汉字芯片”。随后,打出著名的QDI品牌。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拥有11个多亿元资产、18个国内分公司、20个国外分公司的遍布欧美、东南亚各地的大计算机集团。目前,联想微机板卡在海外市场的年销量已达500万块,在全世界排名第五,跻身全球最大的电脑主机板及附加卡制造商之列。
10年来,联想集团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自制产品,来源于汉卡和微机。可以说联想的成功之路,自始就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中国人自己的电脑业之路,人们称其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然而,随着计算机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微机市场的增长幅度以每年50%左右 的速度上升,中国计算机市场成为世界上所有大计算机厂商的猎取对象,一时间,成为微机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在我们年轻的民族计算机工业还没成熟,甚至还没意识之时,大兵压境了。IBM、HP、DEC、COMPAQ、AST等大公司以强劲之势涌入中国市场,展开了计算机的全面竞争。国产机节节后退。80年代初,我国的许多企业还涉足大型机、小型机,后来退到PC机,近几年又从PC硬件退到软件,软件方面又只剩下中文系统和应用软件,到了1994年,这两个领域在外商的进逼下也岌岌可危了。一些大企业被迫和外商合资,几乎停止了销售自己品牌的机器。
联想集团同样也面临困境。1993年底,联想集团近十年来第一次没有完成自己的定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上下震惊。1994年3月,形势仍未好转。
企业以利润和效益为生命。如果做自己品牌的微机确实无利可图,忍痛“撤退”大概是最好的选择。以联想的实力,完全有与最有名的大公司合作赚取厚利的机会。
然而,柳传志他们想得更远:外国电脑厂商的进入和竞争,意味着国内市场已经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这是好事。但是,如果因为竞争的残酷,像联想这样的中国大计算机集团都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做别人的代理,两三年后,中国自己的微机也许就真的消失了。计算机在信息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品。尽管显示器、部件、软盘片也是计算机工业的组成部分,但毕竟不是整机。面对已经来临的信息社会,一个没有自己品牌微机的国家又如何能称得上走入了信息社会?
而此时,柳传志又想起了1993年秋在COMDEX举行的国际计算机展览会上,当联想打出的QDI品牌展览引人注目后,一位台湾经理激动的话语:“你们联想真为中国人争气”。
在联想集团全体员工大会上,柳传志代表总裁室向全体员工宣布:高举联想微机大旗。“我们高举联想微机的大旗,实际上是在举着‘一院两制’的大旗,举着中国民族计算机工业的大旗。我们要说明在中国市场上依然有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在和外国人争斗。”
联想决定破釜沉舟,再做一次“悲壮的努力”,为国产机争夺生存空间,为民族计算机工业再争一口气。
一些同行和领导常问联想“你们能顶住吗?你们凭什么和外国大公司竞争?”
“联想走自己的路并非是逞匹夫之勇,而是经过知己知彼的细致分析的。”1994年底,在联想集团宽敞的办公室里,柳传志这样对记者说。
此时,联想微机销售已频传捷报。
1994年初,联想改大船结构为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舰队模式,成立了微机事业部,直接与市场接轨,及时调整机型及价格,使产、供、销紧密相连,增强与外国大公司的竞争能力。
数月之后,形势大变。4、5、6三个月内,销售了近万台机器,是去年同期的250%。此后,又爆出了冷门:在7、8、9月份计算机行业的销售低谷,联想微机的销售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虽然在国内仍排在AST和COMPAQ两种外来机之后,但已大大缩小了与这二者的差距,在与声势浩大的外国大公司的竞争中,站稳了阵脚,为今年联想微机挥师直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就在此时,台湾一家有规模的计算机软件公司一次购置联想高档微机200台,原因是经过两个月的市场调查和反复比较,他们觉得联想微机不但性能质量可靠,价格适中,而且有优良的售后服务。
市场的原则讲究择善而从,联想人说,“洋货”并非都是好货,国货也未必没有精品,只要我们做的好,自然会有生存的空间。
总工程师倪光南从技术、价格、地利、人和上分析了联想的优势:在资金实力上,联想无法与国外大公司抗衡,但联想有硅谷—香港—深圳—北京这条研究开发体系,有国内最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已经在国内形成名牌的联想品牌产品,有一支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有较外国大公司更灵活的转型、应变能力,主机板和扩展卡这两个微机主要部件名列世界前茅,在性能价格比上不让国外名牌……
联想不是仅做加工的依附型企业,不是只知道追踪国外新产品的跟踪型企业,而是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发展型企业。倪光南说,一些好心的朋友常问我们顶得住吗?我说这些便是我们选择自主开发、生产和销售自己品牌微机之路的凭借。
而柳传志说,我们还有一个凭借,那就是10年来我们形成的为国争光、为民族建功立业的拚搏精神。联想把微机的品牌、质量提高到国家的形象、民族的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于是,当某些国际电脑商投入大量资金,在中国举行大规模博览活动时,联想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为用户服务上,展开了遍及全国的质量服务月活动。同时,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英国一家大咨询公司因此分析,尽管进口微机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中国的国产微机产品也开始重振旗鼓。电子部有关领导高度评价联想之路,他们说,任何国家都会扶植自己的民族产业,中国的信息化必须建立在民族工业的基础上。
而今,联想仍在为此奋争。
他们在扩大规模与外国大公司竞争的同时,正在发挥综合技术的优势,积极进入国家“三金”工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再作贡献……
他们要在南方建立亚洲最大的板卡生产基地,他们要利用技术实力在软件开发和应用上形成特点。他们希望能有更多中国人自己的计算机公司和联想一起,打响中国自己的名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