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让骨头和肉一块长——评冬运会花样滑冰比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23
第8版(体育)
专栏:江城热线冬运传真

  让骨头和肉一块长
——评冬运会花样滑冰比赛
本报记者郑红深
昨日结束的冬运会花样滑冰比赛、给人总的印象是,在4个项目上运动员的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技术难度上去了,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整套动作编排和艺术表演的水平还有待再上一层楼。
女子单人滑,陈露进步快,表演几乎达到完美的程度。男子单人滑,出现了一小群实力不俗的选手,获前4名的焦忠义、张民、郭正新、李侠实力很接近,除焦22岁外,其他几位在15至18岁间。张民已能做出后外点冰4周跳再接3周跳的动作,其他几位也差不多。这标志着他们的跳跃难度已达世界高水平。双人滑也进步明显,前3对竞争激烈,难分伯仲。以上两项我们都已具有了冲击世界水平的基础。这些都让人欣喜。
然而,当人们看到陈露与其他选手差距那么大时,不禁产生一种隐忧。女单真是太“单”了。虽然有些女单选手在技术难度上不逊陈露多少,但在旋转的质量、艺术表现力、音乐的节奏感、风格的新颖性等方面就差距太大了,而陈露这些年的进步恰恰就在这方面。我国男单选手成绩最好的排在世界20位左右。当前国内男单有几位好苗子,但如果不提高自我的艺术表演能力,则只能徘徊在世界高水平的边缘。
双人滑目前我国已达到世界中游水平,如能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加强两个人的协调,编排上精雕细刻,应该是能与单人滑齐头并进的。冰舞项目中国选手要赶上世界水平,还需走很长一段路。
我们一些教练认为,花样滑冰是体育,只要难度上去了就行,难度是骨头,有了骨头加肉还不容易吗?其实,花样滑冰的动作难度和艺术表演应是同样重要的,向着整体协调完美的方向发展,是世界花样滑冰的大趋势。
            (本报吉林市1月2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