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开放的学术视野丰硕的科研成果北邮大为国民经济信息化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2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开放的学术视野丰硕的科研成果
北邮大为国民经济信息化服务
本报讯北京邮电大学近年来主动适应我国通讯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走向世界,采取多种措施,在开放的环境里,保持与国际水平的交流对话;一方面面向国内,集中科研力量,攻克一批制约邮电通信发展的重大难题,成为通信系统的“教育中心、科研中心”,为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做出了贡献。
创立于1954年的北京邮电大学,是我国邮电高校中历史最久、师资力量最雄厚的一所大学。近年来,这所大学根据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需求,广泛开展跨国界学术交流,迅速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他们聘请国际知名学者为学校名誉教授,邀请大量外国专家来校讲课,介绍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仅1994年就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480人次到北邮大进行学术交流;他们与亚太地区的学者进行频繁的双向交流,建起了“亚太电信培训中心”,同加拿大贝尔北方电信研究所合作,建成能与国际联网、具有先进通信试验环境的国际研究开发中心;为培养现代信息人才投以重金,装备实验室、计算机房,计算机终端数达1300多台,平均每6人1台;去年又开通校园网,用光纤技术连接全校教学、办公各区域,创造了通信高科技的教学科研条件;多次主办国际通信技术、光纤通信、个人通信等尖端国际会议,把握了通信各主要学科领域的世界发展潮流,跻身于国际学术界的先进行列,促进了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毕业的许多学生已成为全国各邮电部门的业务骨干。
开放的学术环境提供了开阔的科学视野。北京邮电大学在通信领域有16个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它的通信理论与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全息技术等都已是世界一流的学科。在我国加速推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国家经济信息网”建设的今天,该校将这16块金牌的优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解决了许多制约我国通信事业发展的重大难题。该校在国家通信“863”计划项目中大面积中标,58项课题中的许多项目都有北邮大的教师参与,其中由该校独立承担的就有12项。他们研制的大屏幕电视墙、彩色电视压缩设备、可视电话系统等产品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在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通信高新技术基础研究上取得突破:以叶培大院士为首的专家在完成“863高新通信计划”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国家高清晰度电视战略发展计划”的研究任务,现正对“中国高速信息网”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陈俊亮院士和程时端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智能网的总体框架设计。在该校去年新立的60余项科研项目中,国家级、部委级高新技术课题占了60%,为推动我国尽早迈入信息社会作出了贡献。
(卢新宁江钱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