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日月山下有个村子,七八十口人在西安打工,年前活儿挺紧,车票也不好买,这年咋过?大伙儿一商量决定派回家一个——过年代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26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春节即景

  日月山下有个村子,七八十口人在西安打工,年前活儿挺紧,车票也不好买,这年咋过?大伙儿一商量决定派回家一个——
过年代表
本报记者周泓洋
欢鸣的93次列车从西安出发,越黄土高原,穿祁连山脉,涉渭水湟水,再跨黄河干流,以后直攀青藏高原。车窗结着冰花,车内拥挤,每一位乘客的脸上既有归途劳旅的焦灼,更有即将与家人团聚的兴奋。
车厢里,像记者这样出差的乘客已是寥寥,乘客绝大多数是回西宁的青海人,操着高原土话。
谈笑间,记者得知身边这位紫红脸膛、40来岁的汉子是青海湟源县人,家住当年土蕃首领松赞干布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进藏的日月山脚下,名叫李建国,是一位常年在西安打工的民工。
记者:您在西安打工都干些什么活?
李建国:我是前年才去的。刚开始去人生地不熟,什么有得干就干什么;从去年开始,我专门给环卫局装运垃圾。
记:你们村出来打工的乡亲多吗?
李:多!有七八十口子呢!
记:他们都回家过年了吧?
李:没呢!我是大伙儿派回老家过年的代表。
记:“过年代表”?怎么个“过年代表”?
李:我们村里在西安打工的人,有一小部分跟我一样,共有20来个人扫垃圾干环卫;还有50多口子,去年8月份承包了西安市斗门镇的一个厂子的厂房建筑施工。过节了,家家洗洗涮涮就比平日里多了,我们这些扫大街的,活儿也就更重了;另外那50多口子承包的楼房建设因为11月份等钢材耽误了工期,怕到今年8月份交不了工,活儿也挺紧的,就想等到了年根儿再走,谁知车票不好买。大伙儿一商量就派我回来代表他们跟70多家一块儿过个年。就这样,票还是买的票贩子的高价票。
记:那他们不能跟家里人团聚,这年过起来肯定会挺难过的吧?
李:难过什么?这年不就是一天嘛!在哪儿过都一样,不在家过年的有的是,有好多人节日里是不能回家的。
我这次回去代表大伙儿给家里人拜个年,捎点年货就行了。再说车这么挤,光路上来回就是七八天。在单位,节假日干活环卫局发我们双倍工资,还有额外的各种补助,比平常日子多拿很多钱呢!你们《人民日报》上不是有篇文章说《民工们,不妨留下来过个年》吗?我是在环卫局办公室里看到的,还拿回去给我们村里的那70多口子看呢。我觉着文章说的在理儿,咱不回去过年也能让这车厢松快些,人都快挤成饼了。
我当个过年代表,老的少的,该看望的看望,该拜年的拜年。他们呢,在西安该干活的干活,该喝酒吃肉过大年还跟家里一样,你看这年不是也过了,钱也挣了,还给铁路分了忧。
记:那您这个“过年代表”的任务还蛮重的嘛!
李:就是咧!我得拜70多个年,有老人家的还有40多家,我至少还得磕40个头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