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提倡“好学不倦”的风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2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提倡“好学不倦”的风气
记得有人曾作过一个调查,发现某地县处一级干部很少光顾图书室,有的干部的借书证几年都是空白。还有一份材料说,某地对县一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文化测试,成绩很不理想,有些人连文化、科技方面的一些常识性问题也回答不上来。有的人多年搞宣传工作,却很少读马列、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的著作;有的人多年当文化官,却很少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作品,对当代中外文化信息陌生得很;有的人在经济或科研部门任职多年,对本行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这说明,对某些领导干部来说,学习问题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长此下去,难免落伍,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有一种看法,以为读书学习是学生、专家、学者、文化人的事,与领导干部无关。这不对。领导干部是统领者、引导者,凭藉什么统领和引导呢?是靠政治水平和学识水平。所以领导干部在总体上应该比一般工作人员水平高一些。而要高一些,就要学习,既包括从实践中学习,也包括从书本上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学习,对领导干部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基本建设。古今中外,举凡卓越的领导人或领袖,莫不是勤奋学习、追求新知的典范。遗憾的是,今天我们有相当一些肩负领导责任的同志,把时间花在许多不需要花的事情上,忙于各种不必要的应酬,却不挤一些时间看书学习。这是人生的一种可怕的浪费。古人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是领导干部应有的修养和必备的品质,怎么能说与领导干部无关呢!
有人说,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是否到了爆炸的程度,且不去管它。但至少我们现在面临的新任务、新问题比过去更复杂,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比过去更迫切确是实情。都说我们的经济要与国际惯例接轨,但何谓“国际惯例”,就要学习和研究;还有股票和期货等等,也是过去所不熟悉的事物,真正精通的人不多。当然,对领导干部来说,未必都得是专门的操作家,但如果不了解这方面情况,不研究这方面的问题,还是凭老经验想当然办事,就免不了闹笑话。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艰巨复杂的任务面前,对领导干部来说,我以为有必要讲三句话:一、不能认为自己的职务提升了,领导水平就自然而然地也跟着提高了。二、不能认为自己具有一定学历,知识化和专业化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不需要继续深造了。三、不能认为现在的工作干得很顺手,学与不学关系不大,而要从发展的眼光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当尽可能挤时间多读一些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以及其他与业务工作有关的书籍,最好还能看些文学名著,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搞现代化建设,领导是关键。如果在干部群体中,有相当一批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具有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实干家,改革和建设事业就能够搞得更快更好。
中央领导同志在繁忙的公务活动中,抽出时间,集体听取专家的学术报告,这件事的意义值得深思。希望这种“好学不倦”的空气,在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中更加浓厚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