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莫斯科治理行车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27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莫斯科治理行车难
本报记者许恒声
莫斯科是一个拥有近1000平方公里面积、大约9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近几年来,市内的机动车辆不断增加。1990年1月,全市共有机动车92万辆,1992年1月增至110万辆,1994年1月突破150万辆,而且还在以每天500辆的速度递增。
莫斯科不但车辆增加过猛,而且交通管理现代化程度不高,至今没有建成电脑化的指挥中心,交通指挥主要靠岗亭。虽然不少交叉路口有“立交”,但大都建于五六十年代,已显得陈旧,无法适应现代化交通的需要。
车满为患,交通拥挤,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记者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在克里姆林宫开完记者招待会,想到市中心某卫星通信站发稿,总共才三四公里的路程,因堵车开了半小时。
作为城市“血脉”的道路不畅通,给经济建设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此外,道路堵塞、机动车速度下降等因素带来的油耗增加和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十分严重。
为了综合治理莫斯科的交通,市政当局召集有关专家对市内的道路设施状况进行了专题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主要有:
第一,改造100余公里长的莫斯科大环行路,此工程已于199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这条环绕莫斯科的交通要道已从所谓的“死亡之路”变成了“文明大道”。改造前的大环行路,夜间没有照明,中间没有隔离带,路面凹凸不平,交通事故频繁。如今,这里路面宽阔,行车安全,夜间灯火通明,驾车去北边的国际机场和南边的国内机场可不必再穿过市区。大环行路的改造成功减轻了对市区交通的压力。
第二,进一步发挥地铁的作用。莫斯科的地铁始建于30年代,是莫斯科效率最高、作用最大的交通工具。莫斯科地铁的总长度大约250公里,约有150个车站,四通八达,十分便捷。不仅有环行线路,还有布局合理的8条线路与之连接,每天从清晨6时运行到深夜1时,承担着全市客运总量的一半左右。为了减轻交通压力,市政当局已下决心,克服当前的财政困难,继续延伸原有的线路并计划开辟新的线路。
第三,改造市内花园环行路。花园环行路连接地铁线路的各个大站,是市内最繁忙的路段,平均每小时通过1.2万辆车,也是堵车最严重的路段。改造花园环行路是莫斯科整顿道路交通的关键。市政当局已计划在最短期限内广筹资金,改造这条道路。
第四,拟实行收费通行办法,控制进入市中心的车辆。
随着莫斯科交通综合治理办法的落实,近几年来出现的车满为患、交通拥挤的状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本报莫斯科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