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中国核工业40年的光辉历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27
第11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中国核工业40年的光辉历程
宋任穷刘杰刘西尧刘伟张忱蒋心雄
中国核工业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创建与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全新事业。从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历史性的战略决策算起,中国核工业已经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40年来,中国核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制止核讹诈,反对核战争,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值此我国核工业创建40周年之际,我们作为有幸在不同时期参与核工业建设组织领导工作的同志,抚今追昔,深感成就来之不易;展望未来,对核工业发展前景充满希望和信心。
早在50年代初,刚从深重苦难中获得解放的新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战争威胁。特别是在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和美军入侵台湾海峡期间,当时美国政府的一些头面人物曾多次扬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实施核打击。为了制止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也为了发展科学技术,迎头赶上原子能时代,1955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毅然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从此,中国开始了攀登当代科学技术高峰,建立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历史征程。
1954、1955年中国在原有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开始建立铀矿地质普查勘探机构和筹建综合性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1957年开始踏勘选择核工厂厂址,1958年开始建立核武器研究机构,并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从1954年开始铀矿资源勘察算起,只花了10年工夫,便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从此进入世界有核武器国家的行列。随后经过两年8个月,于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7月30日我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达到满功率,1971年9月核潜艇全部建成并试航成功,证明核动力装置性能良好。
“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核燃料生产技术和核武器、核动力研制技术并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与先期发展核技术的几个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点高,速度快,花钱少,因而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广泛的关注,并且由此对中国刮目相看。史实雄辩地证明,解放了的新中国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历史进入80年代后,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与此同时,对国防建设实施战略转变,由临战状态转为和平时期的建设。核工业也由以军用为主转向重点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近15年来,中国核工业贯彻“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压缩军用科研生产,和平利用核能核技术,发展对外科技合作和经济贸易,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成就,为核事业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开创了新的局面。
大力发展核电事业,是和平利用核能的主要途径和内容,也是中国核工业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目标。8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核电作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和发展电力工业的一项重要方针,作出了自行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和利用外资引进外国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合作建造大亚湾核电站的决策。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奋斗,这两座核电站已经相继建成,并已投入商业运营;现在运行正常,环境安全,年发电量相当于1952年全国总发电量的3倍,有效地缓解了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显示了发展核电的巨大作用。秦山和大亚湾两座核电站的建成和安全运行,以及以秦山作原型为巴基斯坦建造30万千瓦核电站工程的顺利进行,表明中国有能力自行设计、建造、运行、管理和引进、出口核电站。目前秦山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大亚湾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准备,辽宁、山东、江苏、福建、海南、江西、湖南等省也都在积极筹划建设核电,可以预见,在下个世纪中国核电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积极推广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的应用,是核技术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重要内容。中国从50年代末开始生产应用同位素,特别是近15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能生产和供应的同位素制品达800多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环境、资源、科研等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同位素及其制品、核仪器仪表、辐射加工、核农学和核医学等行业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工业方面,大量核仪器仪表应用于生产过程在线控制、产品无损检验、运行静电消除、微量元素分析、能源资源勘查、材料辐照加工等,都取得了显著效益。农业方面,应用辐照与其它技术相结合培育出各种作物新品种累计近400种,居世界首位;推广种植面积和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医学方面,全国每年接受放射免疫检测和体内诊断治疗的约2000万人次。放射性同位素外照射和内照射,以及加速器辐射,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一种有效的和常用的手段。
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发展进出口贸易。1984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并且先后同10多个国家签订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协定,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80年代初开始向西方国家出口核电站用的核燃料,1986年12月与阿尔及利亚达成协议,出口一座研究用重水反应堆,现已建成并经最终验收,工程质量合格,技术性能优良,被誉为南南合作的范例。1991年12月与巴基斯坦签订合同,出口一座30万千瓦核电站,1993年8月1日浇注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整个工程进展顺利。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核出口国家。中国认为,防止核扩散与促进核能和平利用应该相辅相成。在核出口中,中国一贯坚持用于和平目的、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监督、不转让第三国的原则。这些原则得到国际的普遍支持和赞赏。
中国核工业创建40年来,经历了“以军为主”和“军民结合,转向民用”两个发展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向21世纪未来,认真总结过去40年的历史经验,分析新的形势与任务,对于今后发展将是十分有益的。
一、抓住机遇,正确决策。中国核工业创建与发展两次重大战略决策都是十分英明、正确的。5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抓住当时国内开始大规模建设和国际形势对我有利的机遇,毅然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为中国进入原子能时代,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开辟了道路。80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洞察世界历史进程,判断国际形势走向,认定世界大战在较长时间内打不起来,由此作出了主动裁军100万和调整军工科研生产的战略决策,明确核工业重点转向为国民经济服务,从而为核工业发展拓宽了道路。1992年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前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急剧增长,而国际核电发展疲软,期望从中国找到市场,这对我国核电建设又是一个良好机遇。邓小平同志在《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指出“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核电也十分重视。为此需要进一步搞好决策,增加投入,理顺体制,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以期促进核电事业和整个核工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军民结合,协调发展。中国核工业发展前25年以军用为主,形成了一个军用核科技工业体系;后15年实行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这就拓宽了道路,形成了核工业发展的新格局。军民结合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在新形势下核工业应继续贯彻这一方针,实行军民结合,以核为本,发展核电,多种经营。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关系国家安危,责任重大,任何时候都不可有一点懈怠,必须保质保量,坚决完成。
三、以我为主,中外结合。中国核工业发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引进吸收相结合。创建初期,我们按照中央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把核事业的发展主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四、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质量和安全是核工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中国核工业从一开始就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作为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在科研生产建设各个环节都贯彻了这一方针。尤其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了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健全了严格、周密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安全受到国家核安全法规的约束和国家核安全机构的监督,并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认同。
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核工业是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知识、技术、人才是核工业发展的关键。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从研制核弹到建造核电站,无不都是科研先行,技术过关,从理论到实验完全弄清楚,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一步一个脚印地达到成功。同时,十分注意培养、爱护和使用人才,不仅尊重老科学家、老专家,而且也重视年轻科技人员,对他们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使他们能心情舒畅,专心致志地工作,多出成果,多做贡献。
六、物质精神,两手齐抓。中国核工业40年来,不但取得了从核弹到核电站的辉煌业绩,而且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两弹精神”。这就是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发愤图强,艰苦奋斗,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坚定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扎扎实实地开拓前进;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核工业要“发扬老传统,迎接新挑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反腐倡廉,勤政敬业,把核工业改革和发展全面推上新的台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