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刘家圪侊——深山变化静悄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28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刘家圪侊——深山变化静悄悄
本报记者阎晓明
吉普车在娃们的一路呐喊追逐中,顺着黄河边一扭一歪地走着。车上捎着带给刘家圪逯村支书陈步亮的两个斗大的喇叭。
吕梁山隆冬的风,顺着山脊吹下来,像刀子一样割面。刘家圪逯是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的一个行政村,“山高沟深,土薄石厚,十年十旱,除了黄土别无它物”,这里曾因贫困出名。8年前,曾是镇联校校长的陈步亮看不下乡亲们的穷境,主动要求回村当支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领着乡亲把村里与外面联着的一条羊肠小路拓宽成一条宽敞的土公路。这条让十里八乡羡慕的“刘孟盘山公路”使这个小村子出了名。现在,这个深山小村不知怎样了?
吉普车翻过一道道山梁,两排窑洞跃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陈步亮的家。正在场院里的老陈看到喇叭喜滋滋地跑下来。一副厚厚的眼镜,一身灰布棉衣,一顶灰布帽,农村老式的文化人就是这个样。老陈说:“这几年喇叭可是离不了。虽说有电视、报纸,‘洋话’人们听不懂。特别是农业科学上的事,换上自己的话,喇叭上一吆喝就都知道了。还有表扬和批评,喇叭上一说人们可在乎了。”城里几乎用不上的喇叭,在山村竟还这样要紧。
陈步亮精神十足地打开两孔窑洞,这是党员活动中心和农技校。党员活动室的布置以文字为主。我们一眼就被贴在正面墙上的“党员十做到”吸引住了:在家不听枕头风,工作不忘调查风,用人不搞派别风,身正不理诬告风,为公不怕吹冷风,说话不兴浮夸风,办事不容拖拉风,学习不刮一阵风,挺起腰杆儿顶歪风,理直气壮正党风。紧挨旁边的是“支书四不怕精神”……每段讲一个问题,十分通俗,细品不乏深刻。转过去是以实物为主的农技校的窑洞,地下摆着好几张桌子,上面放着玉米、高粱、南瓜、土豆等的种子,每样旁边有一个简短说明。在大小不一的两堆土豆边的说明是这样的:“这是没有上过磷肥的,一亩只有250公斤,个小。”“这是上过磷肥的,个大,亩产2500公斤,用不用磷肥一看就明白。”除了实物,还有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排列的厚厚的剪报,有“得病不要乱求神”类,有“小心犯罪”类,还有“学学人家”之类,专门介绍各地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在窑洞门口写着这样几句话:愚人能了,懒人勤了,恶人少了,好人多了,小康一天一天近了。这大概是他们的美好远景。
老陈说:“农民不懂科学受了大害了。1989年冬天,村委决定办夜校,开始用我家的窑洞,我就是教师,干部党员带头学,我提前学,出去学,回来再教大家。开始人们没兴趣,慢慢习惯了。后来,我们买了电视,一到黑夜人们就来了,有好电视看电视,没有就学习,日子长了,不仅本村的学,嫁到外村的回来学,有的外村的人也来,技校红火起来了。几年来,农技校和党员活动室中,积存了100多本备课本,7000多页剪报,果树知识有20多本。在学科技上,我们下了大苦了。农民不敢种的干部先种,干部有顾虑,我先试。再无偿教给大家。现在我们这个以前只有500多株杂树的村子,有7万棵树的木材林,3.5万棵树的经济林,还种上了葡萄,这都是科技的成绩。”
晚饭后,老陈盘腿坐在村委的土炕上,讲起了他自己。这位今年62岁的老人,1986年7月3日回的村,这个日子老陈记得刻骨铭心。他接过来的村委就是一个图章,还有人均年收入200元的日子,从那以后,老陈再没轻松过一天。8年来没报过1分钱差旅费,自己贴了3000多元工资。通了电、通了水,办了幼儿园和敬老院,造林10万亩,走出一条以林业为突破口的脱贫路子,群众收入达到890多元,先后办了38件实事,解决了130多个问题。老陈说起刘孟盘山路,眼里泛起泪花。那时他刚回村,人们都说要修路,老陈去镇里要雇推土机的钱,结果没要到,看见人们等在村口,他心一软说了假话:上头让咱们先修,钱随后就给。结果人们全上了阵,20多天就修了一半。群众说,不用等推土机了,咱们也能修,40天时间路修好了。这条路增强了老陈当支书的信心,也树起了群众的信心……晚上没电,他就着煤油灯记下了这一切。将近零点,老陈打着手电向他沟里的家走去。
第二天,我在一片“我家有只大白鹅”的诵读声中醒来,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已经在早读了。刘家圪逯下一代的声音,那么清脆、响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