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血泪奥斯威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29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血泪奥斯威辛
鲍世绍编译
    血海深仇永世难忘
1月12日,苏联红军向波兰上西里西亚开始发动进攻,德国人被迫后撤。1月17日晚上点名时,犯人听到了红军进攻的炮声,这象征着德国法西斯在奥营的丧钟敲响了。次日,长长的犯人队伍走出奥营,走过纳粹分子竖立在营房大门骗人的标语牌:“通过劳动获得自由!”犯人们都处在饥饿状态,只穿着木屐,脚上裹着破布防寒,被强制行军。德国军官规定,谁掉队,不管什么理由,一律就地枪决。幸存者西吉·维尔辛格回忆说,“走出奥营,虽然没有了铁丝网,但仍无自由可言”。他有一双鞋子,行军好几天,鞋带断了,这可能会导致断送他的性命。就在这关键时刻,他在雪地上发现一根树藤,神速地拣起系好鞋,终于跟上了队伍的行进。
在混乱中,不少犯人想法逃离了队伍。鲁伊斯1941年就被关押在集中营,红军逼近时,他正在煤矿劳动。红军抵达那天,他自己解放了自己,拒绝去矿井上班,逃到了附近一个小的集中营。在平时,他早就被抓去枪毙了。而今,他躲在煤堆里。过了几小时,他觉得一切都十分平静,估计安全无事了,他就探头往外看,然后站起来,伸伸腰。几乎在同一时刻,有20余人从煤堆里站起来。他们走在公路上,往北向罗兹前进。半路碰上了一群苏联红军士兵。士兵们以为他们是德国人,把他们赶到树林里,这时,来了苏联军官,制止了士兵的行动,他们才脱离了危险。
没有逃离或死在行军路上犯人最后一律被装上货车,开往德国。他们来奥营时正值酷暑,关在闷罐车里,汗流浃背,热得透不过气来,而今是严冬,坐在无遮盖的货车上,瘦弱的身躯实在可怜。车路过的地方,有的百姓向车上扔食品和衣服,救援他们。党卫军则对这种做法开枪警告。
在这种环境中,能幸存下来的必须有坚强的身体和意志。林达在集中营呆了33个月,谈起当时的情景说,“一路上,尸体遍野”。她和她的难友们被苏联红军解放了,准备步行回家,向斯洛伐克方向前进。半路上,她们走进一家德国人住的房子,里面餐桌上,摆着整套餐具和一盆热气腾腾的汤。3年了,她们第一次见到这种摆设。愤慨和饥饿促使她们要上前去享受一番。但一个难友提起桌布,将桌上的一切全部推翻到地板上。她们开始搜查这一家,在衣柜里发现有党卫军的制服,就动手将屋里的主妇打了一顿,才离开这一家。
苏联红军完成了解放奥营的历史使命后,又继续向德国推进。不久,德国就投降了。幸存者成了自由人,奇迹般地迅速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有的当成衣匠、医生、作家;有的到巴勒斯坦定居。现在,在耶路撒冷、多伦多、洛杉矶都可以见到他们。
据苏联统计,留在奥营有上百万件西服、大衣和女装,有7吨头发,大堆的鞋子、眼镜和其他杂物。这些只是从少数几个仓库里发掘出来的,其余都被烧掉了。这一切成了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的见证,这笔血泪深仇,永世难忘。
  (完)
(根据美国《新闻周刊》编译)(附图片)
图为几名波兰军人走过昔日奥斯威辛集中营大门。
1月27日,波兰在这里举行纪念解放该集中营50周年的活动。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