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牛角川隆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04
第1版(要闻)
专栏:

  牛角川隆起
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
“大自然偏爱焦作”
在我国广袤的中部,有一块约6000平方公里的地方,近几年来备受国内外的青睐。它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形似一支牛犄角。它,就是被称为“牛角川”的河南省焦作地区。
经济界的一些学者和企业家,兴致勃勃地谈论这个地区,研讨这个地区的种种经济现象,认为:郑州、洛阳、焦作三座城市鼎足形成的中原这个“金三角”,可能成为世纪之交我国经济热点西移的一个支撑点和接力站。
国务院一位负责同志在焦作视察工作时,曾经说过:“大自然偏爱焦作”,称赞这里资源丰饶。如今,人们看好这块热土,首先也是看好这里的三大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这里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中心地带,这座横跨亚欧两大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大陆桥的经济带和沿线城市群的发展,必将以其经济辐射力,为这里东进西出、南来北往提供新的历史性机遇。
二是资源优势。这里是与石家庄地区、烟台地区齐名的全国著名的三大粮食高产区之一,“四大怀药”——山药、菊花、牛膝、地黄驰名海内外。矿藏也很丰富,主要有煤炭、耐火粘土、石灰石、硫铁矿等,是发展能源、建材工业的优越条件。其中煤炭已探明的储量达37亿吨,均为优质无烟煤。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这里是华北地区极为少见的水资源富集区。除黄河、沁河、丹河的地表水外,太行山地下溶岩水汇集于此,已经开采的流量仅及探明流量的1/3。“谁有水,谁发展”,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是交通优势。有4条铁路在这里交汇,与贯通我国南北的京广铁路,横跨东西的陇海铁路相接;国道、省道及其他公路干线四通八达,仅是穿越太行山、沟通河南与山西的运煤公路就有5条,每年运出晋煤在3000万吨以上。
更令人们看好这块热土的是,3项大型建设工程,正在为这里创造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3项工程,是国家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和建设投资,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1994年动工兴建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将在2001年竣工。万里黄河最后一个峡谷上兴建的这项规模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伟大枢纽工程,在征服黄河的同时,将以其发电、供水、灌溉、运输之利造福于中国人民,而焦作地区人民将首享其利。在晋南、晋东南煤炭源源南运的咽喉要道近旁,一座大型火电厂——沁北电厂正在筹建。这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14座大型火电厂之一。作为洛阳炼油厂的扩建工程部分、一座生产涤纶聚酯的大型化纤厂,也将在这里兴建。此外,还有建设中的中州铝厂,正在扩建的焦作电厂等重点企业。
在今后几年内,集中投资数百亿元的3项大型建设工程,必将使社会资金、人才和其他经济资源向这里聚集,在这里逐步形成新的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铝工业基地,并继而由这些工业基地派生出一批新的产业,并再派生出一连串为它们服务的原料企业、加工企业、运输业、旅游业、餐饮服务业以及教育、科研事业等等。
焦作发展的轨迹及其前景表明,这是一个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的过程。抓住机遇,搏它几个春秋,实现这种优势,必将带来区域经济超历史的发展。
我们的印象是,在焦作,这种优势转换的过程已经开始了。
跳跃式前进
出焦作,沿国道西行,一路上常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公路两旁依着青青的麦地,密布着一个接一个堆煤场。有的区段,堆煤场甚至连绵十几里不绝,俨若一条煤炭集散走廊。人们在煤场载煤大卡车前忙着装装卸卸。
当地的同志介绍说,焦作是晋煤外运的咽喉要地。随着焦作境内公路网的建设,沿线农民眼疾手快,纷纷购买卡车,办起了成百上千个煤场,红红火火地干起营销煤炭的生意来。境内北穿太行的公路直达晋南、晋东南煤炭产地,营销煤炭成了国道沿线几个县迅速兴起的新产业。据说,从事这一行的专业农户,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焦作作为一个农业主产区,历史上除个别县稍有“五小工业”外,绝大部分农民历来是在“亩把地上刨食”。这次我们看到,各类乡镇企业像成群的煤场出现那样,也正在神奇地冒出地平线,成为推动和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劲的力量。
有的县,乡镇企业已占经济的“半壁河山”,有的则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这些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厂都是因地制宜办起来的;水泥、陶瓷、耐火材料厂,以及文物、旅游景点的开发,则是凭着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少数出类拔萃的企业,靠引进的先进设备、工艺,短短几年就由国内市场跳到国际市场,产品由外商包销,漂洋过海了。
博爱县的一家镇办汽车配件厂,就是这样一个“鸡窝里飞出的凤凰”。
该厂原来是个翻砂厂,因为管理不善,已经濒临倒闭。后来,工厂实行承包制,提出“以人为本,以德兴厂”,发挥工人的主人翁作用和敬业精神,工厂起死回生。工厂依靠自身的积累,从1994年陆续引进先进设备,对工厂进行技术改造,现在生产正逐步过渡到机械加工以计算机控制为主,铸造工序实现固体半导体电炉熔炼和由微机控制的炉前快速分析,汽车配件产品全部出口。
孟县桑坡村皮毛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则是村办企业中令人惊叹的一例。
桑坡村聚居着4500多回民,人均3分多地,一年打的粮食只够半年吃。过去每年青黄不接时,不少村民不得不背着口袋到外村借点红薯干糊口,麦收后还上新麦。经过10多年特别是1991年以来5年的奋斗,桑坡村发展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皮毛加工基地和集散地。全村1050户人家,办起了60多家皮毛加工厂和3家合资、外资企业,共有1026家皮毛加工专业户。村里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雪羊皮毛公司,形成了“公司+企业+农户”的工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每年加工羊皮400万张以上,生产的羊剪绒、皮装、地毯、皮鞋、皮箱等销往日本、美国、意大利、瑞典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产值达3.5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我们驱车到桑坡村,看到36米宽的水泥面村道两旁,全是新建的村民楼,少数楼房还饰有马赛克贴面和琉璃瓦顶。有11家银行分支机构、信用社、储蓄所在村里安家落户,为皮毛加工服务到村。河南省第一家有2000门总机的村级电话分局也在桑坡成立了,为这个自古以来默默无闻至今地图上也找不到的村庄,接通了同山南海北、国际商埠的信息热线。
焦作市提供的材料表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近15年翻了3番:1981年至1987年翻了一番;1988年到1992年又翻了一番;今年经济形势好,预计到年底可再翻一番。这就是说,第一次翻番用了7年,第二次用了5年,第三次用了3年。这是一种跳跃式的前进。
小康村一瞥
焦作地区从1991年开始建设“小康村”,制订了小康村的15条标准,以小康村建设总揽全局的工作。经过检查验收,到1994年底,已有1/3以上的村子达到小康村标准。沁阳县水南关村就是第一批达标小康村当中的佼佼者。
走进水南关村,景象很不一般。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水泥面村道平直,路旁植着塔松和法国梧桐。一个接一个月亮圆拱门里,排列着整齐的居民楼。一部分居民楼底层有停车房,停放着小汽车、摩托车。村外公路干道两侧,是13个村办皮革厂、羊剪绒厂、汽车运输公司、机械厂、马赛克制品厂等,一个挨着一个。
旧日的水南关,是回族人民聚居的穷村。全村2450多口人,人均只有2分所谓“大沙岗,荒道沟,没井没河靠天收”的滩地;绝大部分农家住的是进门出门不能直腰的毡棚、茅屋,垒不起院墙。现在的十几个村办企业,是近10年才陆续办起来的。集体的积累慢慢多了起来,先后向农业投资250万元,购置农业机械,使500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水利化,旱涝保收。耕种、收割、浇灌、施肥、治虫五大项农活,统一由8个农业专业人员管,对农户一律免费。全村还集资270万元办教育,新建了一所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学校,以高于国家工资标准的优惠条件从外地延聘教师,有10年以上教龄的,工资外另发奖金。本村考取高中、大学的青年,村里都发给数额不等的奖学金或助学金。村民们说,日子好过,心里舒坦,成袋的麦子堆在街上也没有人偷。
王屋山下的新城
“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传就发生在焦作济源市境内的王屋山。济源人说自己是愚公的后代,今天他们正以愚公精神在王屋山下豪迈地建设一座新的城市,掀掉压在自己头上几千年的贫穷的大山。
沿207国道进入济源市区,济源的城标赫然在目:象征太行、王屋两山的赭红色大理石塔耸立在基座上。塔旁,头绾发髻、白须冉冉的愚公高举尖镐,正挖山不止。他那浑身暴起的肌肉,刚强坚毅的神态,表现着人定胜天的伟力。这形象,正是今天62万济源人民的写照。
济源是座古城,秦开始设轵县,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济源县。历经1400年,济源城区发展到了7平方公里。而近5年来,新建的道路、桥梁,已使城区遽然向四周扩展到32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六纵四横”、气势宏大的现代城市格局。
1990年后,当全国许多城镇热衷于扩大基建投资规模、炒热房地产的时候,济源市把多方筹集的15亿元,集中对原本不起眼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并引进了一些高新技术设备。只短短5年时间,先后完成了40多项重大技术改造,开发了40多种名、优、特、新产品,发展了奔月集团、豫光集团、景弘集团、济药集团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就这样,他们打了个“时间差”,使济源的经济“抢道”向前跨了一大步。这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递增26.5%,财政收入平均年递增38.6%,实现了高速度发展。
以奔月集团为例:这家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是在一个玻璃厂的基础上发展组建起来的。集团现任总裁、37岁的薛兴国5年前调到这里工作时,工厂负债800万元。5年后的今天,奔月集团已拥有5个合资企业、4个生产性企业和4个经营性公司,产品包括平板玻璃、工艺技术玻璃、人造植物花树、铝型材与铝制品,以及轻工、化工、水泥等100多种,1994年向国家上缴利税6600多万元。奔月集团的发展速度及其成功,使总裁薛兴国从河南省众多青年企业家中脱颖而出,当选为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和全国劳动模范。薛兴国从上海参加商务谈判归来,刚下飞机,就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谈起经营之道说:“我们实行‘模拟市场管理’,用户的需求和满意,永远是‘奔月’的奋斗目标。我们重视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制一代,开发一代,投资一代,储备一代’,是‘奔月’永恒的追求目标。”
“农”字的文章做不完
焦作地区6000平方公里面积,平原占五成半,丘陵和山区四成半。这样一个历史上的传统农业区,能不能靠农业致富、奔小康?特别是山区、丘陵区能不能致富、奔小康?
在孟县史家沟的苹果园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答案。
这里是贫瘠干旱的丘陵地,当地农民形容是:十里荒坡八里沟,万亩庄稼望天收。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时“思想更解放一点”的讲话,使这里的干部、群众心里豁然亮堂起来,他们像是在一个早晨突然醒悟到,自己的本乡本土原来是个种苹果的好地方:海拔200米到700米,昼夜温差20度,北纬35度线上,有沁河蟒河水和当地小水库自流灌溉。他们从1992年开始,在山坡岭地、村前屋后大量种植苹果,很快种了900亩苹果园,全村550多口人,人均一亩半园。现在果树都已进入盛果期,每亩苹果一年能收入4000元。
村干部盛情邀我们去看他们的一个5亩大的苹果园。村干部摘下又大又红的苹果款待我们,一边吃一边告诉我们,苹果刚上市时卖一块多钱一斤,到春节时出售,能涨一倍的价,所以果农们现在家家都窖藏苹果。方法也很简便:在沿坡处打个窑洞,里边放上气体分析仪和温度计,控制洞里的通风和温度、湿度,一孔大窑洞能储藏三四十万斤。如果管得好,接得上第二年新果上市,吃起来依然脆甜,像新鲜的一样。
一场秋雨刚过,我们从修武经博爱、沁阳、济源,再折向孟县、温县、武陟,一路看到,百里沃野,青青的麦苗顶着晶莹的水珠,生机盎然。这一带农民精耕细作,种地像绣花一样。埂如线,土如面,整齐的麦地像个大棋盘。或引黄河水沁河水灌溉,或打机井灌溉,许多地方旱涝保收。温县、博爱、沁县、武陟都是吨粮县。可是,县里的干部们对此并不满足,说农业生产并没有到顶,潜力还大着哩。农副产品深加工更是一篇大文章,潜力也大着哩。
武陟县总结多年的经验,说“没有好种子,就没有高产量”。同样的地块,同样的水肥,因种子优劣不同,产量能相差15%。他们建立了千亩良种试验示范基地,淘汰传统粮种,更换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境内的30多万亩黄河滩,过去黄沙迷眼,现在成了人们争着要的“宝滩”,推广大豆、花生、棉花良种后,越来越多的农户每亩一年收入超过了1000元甚至更多。最近,武陟县同科研人员又以玉米秸秆作原料,研制成功了无公害的人造棉,可以替代棉花,并正在积极筹建生产这种人造棉的工厂。这是一项前途十分广阔的事业,自古以来大量废弃于地的玉米秸秆,从此将被人们派上崭新的用场。
“农业是个长效不衰的产业,‘农’字的文章是做不完的。”武陟县委的同志这样总结:“不过这个‘农’字,指的应该是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而不是固守传统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有开拓的思路,才有致富的门路。”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但牛角川隆起的事实告诉人们,像焦作这样地处我国腹地的地方,实现小康看来已非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更不是遥远的憧憬,而是像焦作人民自己说的那句话: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附图片)
独具特色的小巷文化,已成为焦作市街头令人赏心悦目的一景。王颂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