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宏观、微观经济形势:何以一晴一阴?——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邱晓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04
第2版(经济)
专栏:

  宏观、微观经济形势:何以一晴一阴?
——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邱晓华
本报记者朱剑红
今年以来,人们发现国民经济出现了一种反差颇大的趋势:宏观经济不断趋好,标志是,经济保持了10%的适度增长,物价涨幅到10月份已回落到10.3%,全年可望实现政府的调控目标,经济的稳定性明显加强;但同时,微观经济困难不少,标志是,企业亏损上升,实现利润下降,工业经济效益下降。
如何理解这种宏观与微观似乎互相矛盾的现象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邱晓华。
邱晓华认为,造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不同步。在宏观方面,去年以来,中央先后推出了财税、金融、外汇等重大改革措施,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而以企业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微观改革则相对滞后,企业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影响企业发展的体制性弊端依然存在,使其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其次,宏观调控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降低物价涨幅,是十分必要的,但也不可避免地给企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压缩社会需求,控制新涨价因素,使速度型、涨价型效益减弱,而企业在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前的高投入,演变成了高成本、高负担。此外,在理顺宏观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同时,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加重,如,汇率并轨使企业的进口成本和还债负担上升;税制改革使有些企业税赋加重;强化经济杠杆作用,连续提高贷款利率,增加了企业利息负担,等等。
据邱晓华分析,造成微观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具体而言,由于企业组织结构、行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放慢,造成了微观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都不尽合理,难以提高规模效益和技术进步效益。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经济调整往往伴生着企业组织结构大调整和技术大进步,使经济在新的层次上重新获得活力。我国历次经济调整,往往是压缩社会需求,以求供需之平衡。这种适应性调整虽然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没有实现社会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必然影响企业效益水平的提高。
目前,一些需要淘汰或改造的困难企业并没有被淘汰,更多的是以暂时停产或半停产的歇业方式存在,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长率及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还在持续下降。这表明,宏观调控不能仅满足于供求总量平衡的成绩,还必须通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既然微观经济困难重重,是什么支撑了宏观经济的增长呢?
邱晓华这样分析。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所有制角度来看,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的结果,国有企业生产情况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减弱了。从地区结构看,沿海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的贡献率在60%以上,掩盖了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发展较慢的问题。从产业结构看,农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多数稳定增长;第二产业则明显放慢发展。这种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既是支撑宏观经济增长的原因,也从某些方面使宏观与微观经济形势之间的矛盾表现得较为明显。
根据这种分析,邱晓华认为,下一阶段,要在巩固宏观经济成果的同时,注意缓解微观的困难,关键是在科学把握投资力度、贷款力度的同时,加大改革力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