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三口大缸和一个劳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3
第4版(副刊)
专栏:

  三口大缸和一个劳模
苏云海戴士敏
他不是什么“大款”,而是一个不忘过去而又勇于开拓进取的劳模。就他个人心目中,却也有挖也挖不尽的财富,那就是三口大缸。
今天,他又一次把我领到三口大缸前。
那陶釉斑驳的三口大缸,似乎争着向我讲述一个厂长的故事。
地处坝上的“八一皮毛厂”高大的车间一排一排。轧轧的机声,让那三口大缸昼夜倾听它繁荣的歌。
不远处,大马群山耸入蓝天。中都草原的风,吹送着莜麦和燕草混合的香味。
不知疲倦的玻璃彩河,细流丁冬、擦着厂边悄悄流过,和那三口大缸有说不完的话。……
田海宽,一米八几的草原汉子,憨直豁达,走路大步跨跨,说话高声大嗓,是草原上著名的“八一皮毛厂”的厂长。
他抚摸着那三口大缸,像爱抚着自己的孩子。他告诉我,十几个年头了,他把它们放在厂院,让它看着厂子成长,伴着厂子繁荣,也让繁荣的厂子不忘过去。
那些年,坝上的乡亲们穷得买不起一件新皮袄了,草原上的三件宝“山药、莜麦、大皮袄”几乎保不住了。1975年,乡里让从包钢回来的大老田办个皮毛厂,好救救乡亲们的穷。
于是,三口特号大缸立在三间自己盖的土坯房子里。老田招了13名草原上的能工巧匠,干起了皮毛行当。当时,号称皮毛厂,实际上就是为乡亲们翻新老羊皮袄。
那三口大缸,就是这个乡办皮毛厂的全部家当,全部“机器”和设备。洗皮、鞣皮全都在那里进行。第一年,靠着辛苦劲儿,当真赚了7000多块钱。
老田觉着单靠那三口大缸,挣不来乡亲们的富裕,第二年秋天,他就带上人马,上山下滩,刨石脱坯,一口气盖了35间厂房和工人宿舍,又用赚来的钱买了些设备。厂子这才有了点样儿。
满满的三个月,大马群山石咬破了手,玻璃彩河滩上的风吹裂了脸,可一想到厂子要发展,老田他们的心暖得就像草原上六月的太阳!
那三口大缸还是他们的宝贝。50多岁的老党员李万福,看门房还要为伙房搂柴草,一双脚在草滩上踩了总计有3万里的脚印,哪一天,他不是从三口大缸旁边出发?推销员们个个都是啃冷馍睡车站,硬是打出了一片销售网络。谁的眼前不都是时不时闪着那三口大缸的影子?拉小车串乡挨村收购皮料的工人,一遍又一遍听过草原上在讲老田那三口大缸。
这么着,厂子发达了。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八一皮毛厂”的名声响遍了中都草原。田海宽的眼路也跟着越出了草原,瞄准了全国、世界。
老田越发觉着在大缸里练出的手艺落后了,他拚命地学习,啃了《皮毛鞣制工艺》、《皮毛生产技术》,还读了当好一个厂长的书《经济研究》、《工业市场经销策略》等等。他又带领技术骨干到各地皮毛厂考察学习,偷师学艺。后来,他在厂内开办了皮毛技校,成立了皮毛研究所,和许多大专院校挂上了钩,每年还承担了省科委两个以上的皮毛产品研究项目。他亲自参与研制的高精尖产品都通过了省级鉴定,成了市场上的热门货。他研制的《微机控制鞣制皮毛技术》通过了国家级鉴定,获国家“七五”星火博览金奖。
厂子靠科技发达了,产值上千万,利税超百万,成了全国闻名的皮毛企业,河北省科技示范企业。老田取得了高级工程师职称,还被授予河北省劳模、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草原上的风把老田的名声刮得很远很远。外省外县都来“挖”老田了。什么高工资、高职务、高级住房,让老田随便挑。工人们担心啦,厂子离不开老田哪!
可老田的心铁着呢,一动不动,坚定得就像那大马群山。
原来,他注定不会成为“大哥大一唤四脚乱颤”的大亨,更不是那种“住别墅的女人”和进出高档饭店的男人的“命”。厂子再兴旺,他这一辈子也砸不了那三口大缸,他更忘不了周围的穷乡亲们。
草原上的人们都说,田海宽的心胸大过了那没边的绿海。十几个年头,他帮助厂子附近的5个村办起了个体的皮毛产品综合厂,还相继帮助山西、内蒙古、吉林的四个市建起了四家皮毛厂,帮助本县的四个乡和县直单位建起了六家皮毛厂。这些企业,大都成了那里的重点企业。
现今,“八一皮毛厂”兴旺发达,厂子弟学校、职工医院、招待所、家属院,和高大的厂房相映成辉,煞是富丽。可田海宽就是不能忘记那三口大缸!
这不是,他又把我领到了那三口大缸前,任中都草原的风吹着,玻璃彩河的水响着,大马群山在一旁看着。他说:咱们照张相吧,背景就要那三口大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