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一条河一曲永恒的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2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条河一曲永恒的歌
倪平
上海浦东,是当今中国的一块热土,南浦、杨浦大桥横空出世,长桥卧波,几百根斜拉索如硕大无比的竖琴,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想。从晨曦薄雾缭绕到入夜满天繁星,无数巨轮鸣着汽笛在这儿启航或返航,船队从美国、加拿大运来了小麦、羊毛、棉花、铁矿砂,运来了日本、德国的化肥、成套设备、电机设备,服装、轻工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南亚及欧美、日本。浦东又联结我国长江各口岸,百舸争流。浦东几百幢高楼崛起,到处塔吊林立,现代化的工厂成片成片出现,时时展露新容,日新月异在这里不是形容词,而是现实的描绘。这里一切都在涌动,涌动的车流,涌动的物流,涌动的人流,涌动的信息流……
如果说浦东有什么相对静寂的事物,那就是横穿境内长达28公里的一条河——川杨河。它汩汩流淌,流水淙淙,犹如悄悄细语,它娴静、温柔,两岸绿荫,一泓碧水,它默默地滋润着浦东30余万亩土地、70万人民。
“岁寒知松柏”,洪涝干旱时识河流。前几年华东洪水滔滔,安徽遭特大洪灾侵袭时,地处长江下游的上海,也是洪水为患,浦东连遭暴雨,川杨河打开全部闸门,蓄纳洪水,它一反昔日的静谧,哗哗地向长江口、东海排水,一天降200毫米的暴雨,它24小时内可以排放完毕。浦东人惊奇地发现,遇这样连月的特大暴雨怎么这儿地面上只有一点“瓜皮水”?终于弄清原来我们靠的是这条川杨河,它蓄水2500万立方米,若不是1978年、1980年几度冬春之交兴师动众五万民工开挖这条河道,那2500万立方米的水摊在地面上也该是积水盈尺了。浦东人含情脉脉地称川杨河为“母亲河”、“幸福河”、“救命河”了。人们称道上海市委、市政府在粉碎“四人帮”两年后,在百废待兴的日子里决定兴修川杨河,真是远见卓识。川杨河对改善浦东投资环境功莫大焉!
水利,国脉所系,它关乎人民生命之安全和地方的兴衰荣枯,农谚道:“水利兴,百业兴”。古人云:“治水者,使水有所归”。水之所归,归于河道。河道的功能,或可谓:“吞吐涵养。”吞能引流,吐能排放,涵能蓄水,养能灌溉。河道纵横,经常疏浚,又何愁旱涝!明白这道理的可谓智者。
纵观历史,凡呕心沥血兴修水利者,莫不受人称道,杭州的西湖唐宋时日见其浅,白居易、苏东坡在当地为官,挖淤泥为堤。西湖深了,西湖更美了,人们称十里长堤为白堤、苏堤,堤成了湖中的通道,苏堤白堤风光好,一株杨柳一株桃。李冰父子治都江堰,于今逾二千年,河水奔腾激越,灌溉着千百万亩良田,李冰父子永远受到人民的怀念传颂。
吞吐涵养的河道啊,它是多么的平凡,又是多么地伟大,它朴实,也不会自我表功,只知道默默地奉献,“润物细无声”。千百年来多少哲学家、诗人留下了万千诗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