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万辆汽车闹陆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3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万辆汽车闹陆川
刘鲜日
本报记者刘鲜日
广西云开大山从西南奔腾逶迤而来,被气势磅礴的九州江冲刷成一马平川,形成了土地肥沃、历史悠久的陆川县。
陆川曾有过辉煌的时期:1964年,该县的粮食亩产在广西首家跨了《纲要》;1969年,陆川又成为自治区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县。“陆川猪”更是长期作为南方优质猪种之一销往东南亚市场。然而,“高产穷县”的包袱却一直压在陆川人的肩上,沉甸甸的。到1980年,这个县的农民人均收入仍然只有200元左右。
因地制宜抓运输
贫穷的根子在哪里?近些年来,陆川的历届领导人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起初,他们探索发展乡镇工业的路子,但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产品多了,往哪里销,怎么运出去,这些严峻的现实告诉陆川人:只有大办运输才有出路。
陆川位于桂东南,是广西通往广东、海南的最主要通道。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四通八达的公路。然而,由于传统农业的影响,这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1983年,大桥镇的肖国雁等一批懂驾驶技术,手里又有积攒的农民大着胆子筹款买旧汽车跑运输,把陆川的生猪、水果等农副产品一车一车运到县外。一年下来,收回了本钱,一台车还净赚上万元的利润。这种放开胆子的“火力侦察”,为更多的农民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不久,一向沉闷的陆川便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兴起了农民竞相购车跑运输的热潮。
农民的大胆实践,坚定了陆川县委、县政府走“运输兴县”之路的信心。1985年,县里出台了鼓励支持私人购买汽车搞运营的文件,实行“低收费,促发展”的优惠政策,从开业条件、营运执照、经营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建立起开放的规范化运输管理服务体系。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纷纷走出家门,贷款借款买车。第二年,这个县的个体货运车便达到600多辆。
组织起来跑全国
个体运输车辆迅速增多,车主们开始争抢货源。另一方面,单个的运输户势孤力薄,无法承揽大宗批量货物运输。精明的车主便开始自发酝酿联合闯市场的思路。温泉镇的东风牌汽车车主准备成立东风联合车队,陆城镇的一些车主则准备联合成立交通车队。县里领导及时摸清情况,觉得运输业走“自愿联合,组织起来,集中管理,单车核算,自负盈亏”的路子,是适应运输业市场竞争的好办法。于是,县工商局、交通局联起手来,帮助待建的车队完善各种规章,核发执照。到1987年,这个县还只有12个车队,1990年达20个,1992年发展到27个。现在这个县已拥有各类运输车9000多辆,95%以上都加入了全县的80多个车队之中。规模最大的大发车队拥有130多辆运输车。
通过努力,他们在全国28个省市的80多个主要城市设立了货网点和停车场,在广东、海南、湖南、上海、江苏等省市开辟了60多个以香蕉、苹果、北运菜、建材和工业品为主的货源基地,并与全国各地1万多个客户单位和经纪机构建立了业务和合作关系。现在,挂着陆川招牌的数千辆汽车走山东、跑新疆、闯东北、进四川,在祖国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来往穿梭。往返有货运,车车有钱赚,年运货量达800多万吨,创收4亿多元,同时还为县里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
办好运输促农业
十年的发展,陆川的运输已闻名全国,他们运出产品,运走贫穷;也运进了信息、运进了资源,运进了靠市场信息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运输业的兴旺,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如修理业、加油站、零配件业及餐饮和商业的发展。此外,与汽车相关的非运输从业人员也达2万多人,年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
陆川大力发展运输业,不但没有削弱农业,反而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原先县里丰富的农副产品受制于运力,增产不增收。现在是运力拉动了农业的发展。车主、司机们走南闯北的同时,为后方的农业提供了结构调整的后盾和依据,农民已经开始按市场信息来安排自己的种养计划。
为此,陆川县委、县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县里还专门推出了农业开发“9839工程”,按照市场需求抓好水果、桑蚕、瘦肉型猪等九大农副产品基地的建设。近两年,该县粮食总产连续保持30万吨的水平。他们还扩种水果3万多亩,使全县果树总数达到95万株,年产水果达1.4万吨;抓畜牧水产,年存栏猪达70万余头,家禽近9000万羽,水产品产量3000多吨,均比前几年有大幅度增长。
大量的农副产品收获后,通过全县近万辆货运汽车运到全国各地销售,农民收入也因此稳步提高,由1990年的不到600元,提高到1994年的1200元,4年间增长了一倍。
县委书记李海峰在谈到县域经济应如何发展时,深有感触地说:“找准突破口是关键的一步;其次,有关政策要落到实处;第三,还要创造性地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