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玛曲的雪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3
第8版(文学作品)
专栏:

  玛曲的雪光
邵振国
我第一次到甘南玛曲县,更有幸听到“雪光”文学社这个名字。
我在玛曲虽然呆的时间不长,但却高兴乃至自豪地领略了这块海拔三四千米高的大草原和雪域的壮美景色。它使我迷醉,酣甜地睡了一样,让我睡意朦胧地想到惠特曼的诗句:“我独自散步,还邀请了我的灵魂。”
然而我并非一个人走访玛曲,有甘南州文联和雪光文学社许多朋友,我们一起旅行大草滩,艾尔玛、阿万仓。还有黄河,从它的源头青藏高原流泻下来,在这里绕出第一大弯套。遗憾我一笔写不出他们所有的人,藏胞文友那种对朋友的热情,对生活、对文学那种奉献和执著。
乃至我回到兰州后久久不能平静,那草野的每一株草尖散出的清新的气味,那黑牦牛群,撒在草坡上吃草之际,抬起头看着我这张并不陌生的面孔的那一双双眸子,还有那高原的太阳,我躺在草坡上,所接受的那极强烈的紫外线的光粒子,使我的脸像一团牦牛粪一般黑,等等这些均让我梦绕魂牵。这时我再想“雪光”这个名字,的确,那是这块神秘而美妙的地域所必然孕育出的文学之光。
这束耀眼的光芒哟,它闪烁在甘肃省最南端,最边远最高寒的地方,我在这束光芒下感觉我受到了圣洁的卓绝的但也是最艰辛情感的雪的洗礼。在它面前,感到我意志的弱小,笔尖的孱弱,但也受到鼓舞、锤炼,锤炼我雪的冰的光的意志和笔力。
我每想到,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县治,经济尚不很发达的牧区草地上,尤其在当今文学低谷之日,这里尚有这样一束“雪光”!我便抑不住发自心底的激动。它,多么地不容易!甘肃省作家雷建政的许多作品就是这块大草地孕育而生的,闪耀着雪的光灿。作者青年时就在这里打临工收购牛奶、酿酒、下矿井。但他的第一篇小说《天葬》便获得全国“五四青年文学奖”,继而佳作连篇,瞩目文坛。
玛曲“雪光”文学社拥有20多名优秀的青年会员,孜孜以求,为这块雪域草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与活力。玛曲县委书记江乾·丹智达,是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的藏族干部,亦是该文学社一名会员。他们视文学为一项崇高而圣洁的事业,用丹智达书记的话说:“文学是心灵思维与思想观念的先行者”。雪光文学社的青年们正是以这样的历史使命感,迈着他们“先行”的步伐。他们中有不少成果优异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以他们民族地域的特色,开放宽阔的胸怀,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和整个时代。雪光文学社自去年5月正式成立以来,他们已为这块雪域在树立现代生活观念、审美取向乃至人生导向诸方面,做出了作为文学所应做的不仅努力。
当我踏上这块草地之初,是的,我没有想到这里还有这样一束雪光!所以有之,除了文学自身那像太阳一般的恒性,对于人须臾不可或缺,我想向读者重笔说说玛曲县委书记丹智达先生。他是位年仅36岁的青年,有着宽阔的胸襟,开放的眼界,博读历史、哲学、宗教等社科书籍。在他不遗余力地开发经济的同时,却没有忘记精神文明建设。因而他本人也酷爱文学,并支持文学创作。他写出一首首诗启迪民族心灵和智慧,还撰写论文探究民族、宗教等问题。我非常有幸地拜读了这位先生的组诗:《雪域啊,我渴望有个壮丽的背景》,方知先生把“自我”生存、发展、完善,摆在怎样一个宏阔的历史的位置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