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剑桥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4
第4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剑桥游
王忠明
剑桥,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在那里,无论怎样转来转去,始终都没能离得开那大学气息的笼罩。剑河清流,涟漪微漾,荡开青春的无尽笑意。各种草坪是那样的绿、那样鲜活、那样蓬勃,充满终年不竭的旺盛,很难不使人想到莘莘学子们翻开的书页、课堂上的雄辩、勇于探索气概和求知风尚。而一进剑桥市,那座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剑桥学生青铜像,更是情深依依,标志突出,把剑桥的学府特质自然而然地装点了出来。连那条古朴的商品街也恋恋不舍地紧挨着校区,且多为书店、文体用品商店以及大学生们常常聚首的小酒吧等,还有裁缝店,不少是专营大学生穿的黑袍的,街上行人中也十有八九是年轻的“书包族”,嬉笑欢语,轻灵活泼,看神情都像是领着剑桥“当然主人”的一代风骚。哦,剑桥,有人称作“英国唯一的大学城”,看来是不为过的吧!
我们游剑桥,自剑河西开始。剑桥大学的教学建筑多在剑河东岸,河西为各学院活动场所,以空旷的大片芳草地为主体,如天然织锦。河面平静极了,两岸垂柳与紫枫争艳,独立不倚。几十座石桥、铁桥和木桥横跨,小巧精致,极有韵味;弯弯的小桥旁又有青春倩丽靠坐,蜷起双膝,膝间摊着书本研读。岸上小道直通教学区,细沙平软,幽静,淡泊,乡野味很足,仿佛要让你吸够这清新、这馨香才可跨入那成片教学楼群中去似的。
剑桥大学由31所学院组成,其中包括3所女子学院、20所男女生混合学院和3所研究生院。大学初建于1209年,据说是由于当时牛津大学的学者与当地市民发生纠纷后有一部分忿忿然东迁剑桥所致。学院多以创建者的名字命名,有的则为纪念某一名人而建,如达尔文学院和邱吉尔学院。建于1546年的三一学院规模最大,其数学研究享誉全球,科学家牛顿当年曾求学于此,毕业后又在此任数学教授达30年。1871年建立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实验室,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中就有20多人是在此成就功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是这里的学生。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的院长就是浩浩长卷《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博士。数百年来,剑桥群星灿烂,科学大师辈出,素有“自然科学的摇篮”之称,它与作为“政治家的摇篮”的牛津大学交相辉映(英国人总爱将这两所大学相提并论,以致造出了“Oxbridge”即“牛桥”一词),对英国乃至世界科学事业和进步事业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穿行在各院系大楼间,踩着那仿佛浆洗过一般清爽的鹅卵石小径,虽不闻琅琅书声,却蓦然涌起那桃李门墙济济多士的感觉……
大学是大得出奇,也静得出奇,一幢幢的学院楼紧凑相连。在极有限的时间里,我不可能阅尽春秋,只能择其要浏览一番,鲜明的印象是大楼全为各个时期的古建筑,古朴、典雅、厚重,其中皇后学院的楼群最为瑰丽。院内有一树梨花,独立于楼前的绿茵地上,如冬日凝雪,莹洁透亮,白白的,衬着阳光,衬着古楼,衬着古楼上的尖塔,纯朴而清雅,一下子就弥漫出不少生气来。那建于1816年的菲茨威廉博物馆是校园中最“目空一切”的庞然大物,精细雕刻和纹章布满其门廊、拱壁和窗户,华饰斐然。馆内陈列有青铜器、陶瓷器、象牙雕等文物,其中包括中国的唐三彩、宋青瓷、明清的青花瓷等,其声誉仅次于大英博物馆。走近该馆,可见门窗里人影憧憧,却无多聒噪烦耳之声。庭院里也孤孤地长着一棵大树,叫不出树名,唯有劲枝,不见绿叶,风起不摇,欲动也静,斯斯文文地守着这古物古迹,看它“年岁”苍苍,倒也是很般配的。我徜徉在这些置于宁静至圣气氛里的古建筑间,想象着多少幸运学子在那里倾听一流教授、导师们弘博精深的讲课,或做着各种各样有可能改变人类生活和未来世界面貌的高精尖实验,对学问更产生出一种“永恒的向往”了。一流学府的深刻熏陶能使学生们在走出校园后,面对变化多端的功利社会,依然怀有一份对科学理想、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坚持。这就是剑桥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和文明的力量。
剑桥培育人才勋业彪炳,那么,在教学上必有其独到吧!同游者中有知,屈指说来,倒也清晰:一是实行导师制,每个学生都跟一位导师,每周会面一次,主要讨论学生所写的作业论文等,并布置下周学习内容。近年因学生人数增多,有的导师需同时辅导两三名学生。讲座和大课的比重也有所增加,但从不点名,学生来否全悉听尊便,是地地道道的“自学为主”;二是多收权贵豪富子弟,收费高,且能指望日后对母校慷慨解囊,这对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也不失是一种经济保障;三是校园生活丰富,各种团体和俱乐部很多,凡有兴趣爱好者,无论文娱交际、体育运动、吟诗作画、议论时政等,均可找到去处,由此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其作用非同小可。此外,剑桥虽侧重自然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其文科也同样有名,16世纪荷兰学者伊拉斯谟,英国思想家培根、政治家克伦威尔和大诗人密尔顿、华兹华斯、丁尼生、拜伦等就出于此,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20年代初也曾在此就读。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比翼双飞,互相促进,有助于各方奇才脱颖而出 。
走出校区,在剑桥的宽街窄巷漫步,抬眼看周围,依然能见到有许多学院楼墙峭直临街,有的爬满绿蔓翠叶;有的则倚着一壁灌木,不是春绿,却是秋黄。随处草坪像是天然长椅,为老少妇孺歇息之地。那上头稀稀地坐着各种人,有怀抱婴孩的少妇,有注目捧读的学生,还有携有背囊的游客以及过路人等,都像被什么东西勾留了似的,心甘情愿地定在那里,恬静地欣赏与思索剑桥这座大学城的特有韵致,凝眸于此,便难能不瞿然动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