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与孟宪忠博士对话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4
第6版(理论)
专栏:学者访谈录

  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
——与孟宪忠博士对话录
本报记者杜飞进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不仅是经济进步的过程,而且也应当是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的过程。因此,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除了必须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进行各项卓有成效的改革外,还必须培育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精神。日前,记者就此与吉林大学孟宪忠博士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已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自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改革、发展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但在某些地方也出现了只重视经济发展、轻视文化建设,只追逐物质利益、贬低精神价值的现象。对此,人们已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
孟宪忠(以下称“孟”):从近几年的现实生活来看,确实出现了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一些不协调甚或冲突的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第一,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处理经济与文化关系、权衡经济与文化价值时,认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看得见的硬任务,文化事业可有可无、可轻可重。一些地方在制定社会发展战略时,都把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得很详细,可就是没有关于文化的发展战略;即使制定了文化发展战略,也是语焉不详,缺乏可操作性。第二,在经济活动中,出现了忽视经济活动的人文社会价值、只注重追逐物质利益的倾向。如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以牟取暴利以及有的“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劳动环境恶劣,劳动者权益缺乏应有的保障。第三,一些文化活动也放弃了对人文社会价值的追求,而转向追求物质实惠、经济利益。如,文人纷纷“下海”经商,某些出版部门不顾社会效益而抢出言情、武打、暴力凶杀及发财术之类的书刊赚钱,一些新华书店不断被改成所谓的“精品屋”、“时装店”。第四,忽视人文社会价值的倾向已逐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导致群众文化意识淡薄、国民文化素质下降、社会精神价值失落。
记者:上述现象的出现,有人认为是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一种代价,等到将来经济发展了,文化也会自然而然地随之进步的。你觉得这种观点有无根据?
孟: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缺乏根据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之间有其相区别、相矛盾的一面,即在一定时期内,国家财力是有限的,工作也是有侧重点的,投入到经济领域的财力多些,投入到文化领域的财力就少些,反之亦然。但我们更应看到,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今天,经济与文化发展在深层次上是统一的,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必须是经济与文化、物质与精神同步发展的过程。那种认为经济发展以后,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随之发展的观点,不但割裂了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统一性,而且其前提也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不论从发展市场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全面进步角度看,我认为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都已是当务之急。
明确市场经济之文化精神的内涵
记者: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状况看,提出“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这一命题可以说是非常适时的。据我理解,这里所说的“文化精神”应当是从大文化角度来立意的,而不是一个狭义的文化概念。那么,你能否就上述命题的具体涵义作进一步阐述呢?
孟:这一命题有以下三方面的涵义。第一方面是指发展市场经济要有人文价值取向。应该看到,发展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各种经济活动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维护人的权益的统一,决不能只为企业自身的产值、利润而损害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的价值。概言之,人们从事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灌注人文社会价值,必须用社会全面发展的尺度来规范经济活动。这里须明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要求全社会各个系统都进入市场经济系统。事实上,即使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也存在着非市场性质的生产系统和非生产性的社会系统。所谓非市场性质的生产系统即公共生产部门,是为市场经济系统与整个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整个社会服务。公共生产部门因主要由国家直接统一经营而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如果允许它们完全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的,那么它们就会因不受竞争规则的制约而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所谓非生产性的社会系统,是指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服务部门,这些部门同样也不能把追求经济利益当成最高目标,而应以追求人文社会价值为其首要目标,以起到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保障社会健康、公平、安定的作用。
如果说上述第一方面涵义是从价值取向角度来界定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的,其第二方面涵义则是从文化的功能角度来提出的。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广义上的文化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资源和基础动力,若不在市场经济中灌注文化的动力,市场经济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不会有持久的后劲。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科技进步、文化投入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的比重变化,就可充分感受到广义文化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如,在20年代初,科技进步、文化投入因素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只占5—20%的比重,而到50—60年代,这一比重提高到了50—60%,进入60年代以来,进一步提高到了60—80%的比重。
记者:我觉得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际就包含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须以广义文化作为基础动力的思想。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其实质就是科技文化的竞争,没有发达的科技文化作坚实基础和主要动力,市场经济就不会有持续不断的发展。
孟:是这样的。上述命题的第三方面涵义是说市场经济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在人身上,要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当前,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而且更要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形成新的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健康和健全人格的新一代文明人。
记者:你的意思是说发展市场经济不能只凭对物质利益的冲动来启动,它还要有高尚的精神动力来推动。企业家和广大劳动者投身经济活动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是否就可以认为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孟:对。这里还需要指出,对经济行为乃至人类一切行为的调整和约束有硬、软两种。硬约束就是指制度性约束,而软约束就是所谓的文化约束。如果说制度的硬约束是一种外在的他律,那么文化的软约束就是一种内在的自律。现在,社会上之所以不断出现权钱交易、伪劣假冒等不正义经济行为,一方面固然与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等制度性约束系统不完备有关,另一方面也有传统文化的失范,适应于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文化范型尚未建立等软约束体系没有到位的原因。这里需要强调指出,所谓“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要落实到人身上,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就是旨在强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要有高尚的精神自律。
积极探索培育市场经济之文化精神的有效途径
记者:从你所介绍的市场经济之文化精神的三个方面涵义中可以看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所包含的各方面内容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应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探索、协同努力。
孟:是这样。我觉得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首先应该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大文化的自觉性,切实把文化发展作为一项战略工作来抓。各地方应像制定本地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样,高度重视制定和组织实施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确立本地区的文化范型。要知道最终把不同城市区别开来的主要不是经济指标和大楼样式,而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态。而文化生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和力量。如人们所指出的,恰恰是文化而不是别的东西使佛罗伦萨、法兰克福、巴黎等这样一些著名城市具有了永久的魅力。其次,要注意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层次。一方面,要逐步引导人们从商品化、感性化的“文化”消费中走向高雅的、理性的文化消费,并在这种文化消费中升华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另一方面,从事文化事业的人们应该主动承担起追求崇高的使命,努力向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品,以实现每一文化活动都能达到在人文价值取向与审美情趣上的高度统一。最后,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从具体问题入手,切实有效地开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各种具体领域的文化建设,以便为全社会的文化发展与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由于文化发展不像经济建设那样可以“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而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文化进步对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作用也不是立竿见影式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影响过程,因此,我们对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决不能搞毕其功于一役的所谓“运动战”,而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持之以恒地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文化建设工作。
孟:是的,明确这一点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