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不可忽视乡土教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不可忽视乡土教材
铁矛
几位陕西同乡来京出差,顺便给我带了几件家乡的民间手工艺品,有布老虎、泥塑彩狮、避邪面具、小兵马俑泥塑等。虽然我对这些小玩意儿没有研究和收藏的爱好,但是却感到乡土情深,引起了我对乡土教材的回忆。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是三十年代末期。有一次,老师给同学们发了一本油印的小册子《蒲城乡土教材》,内容是蒲城县的地理、历史、物产、人文景观等的介绍,读起来倍感亲切。那时正当抗日战争初起,这本小册子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爱乡爱国、抗击侵略的情怀与斗志,至今记忆犹新。
七十年代末期,我回老家探亲,看到家乡一位中学生的一篇作文《可爱的家乡》,仔细叙述了家乡出产小麦、棉花、煤炭,物产丰富;还说到唐朝几位帝王的陵墓也建在县城以北的山脚下,前来参观、考察的人不少;可见蒲城县是个风水宝地,非常可爱。我称赞这位中学生对乡土情况知道得很多,比我们当年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
乡土教材的内容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土教材还在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过去的历史变迁应该知道,今天的现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生产建设成就,更应当了解。
去年十月二十一日,中国青年报一版头条报道了陕西省靖边县农民牛玉琴一家艰苦奋斗,改变家乡面貌的事迹,读来十分感人。农民张加旺、牛玉琴一家承包了一万亩几乎没有一点绿色的沙荒地,从一九八三年起,他们就在这块沙荒地上种草种树。四年后,骨癌夺去了张加旺的生命。牛玉琴继承了丈夫的事业,带领三个儿子不分春夏秋冬向沙漠宣战。人进沙退,十年以后,这一万亩沙荒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一九九三年,牛玉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拉奥博士奖”。这一年,全世界只有三人获得此项荣誉。
这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业绩!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对这个祖祖辈辈生息的乡土怀着深厚的感情,才促使她树立起坚强的信念,决心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对当地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乡土教材。我相信靖边县有关部门一定会重视和宣扬这个真人真事,使全县家喻户晓,从而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
乡土教材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国主义教科书,最易使中小学生接受吸收。我国农村中小学生总数在二亿以上,大多数人今后还是从事农业和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工作,应该对本地的情况加深了解。关键还是县级领导对乡土教材要重视,要有计划地用来对中小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成为爱国主义的教材。我们的祖国是由千千万万个乡村组成的统一体,爱家乡和爱祖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家乡建设好了,就是整个祖国富强康乐之时。如果我们忽视了乡土教材,看不见自己身边的英雄模范人物,岂不会出现“墙内开花墙外红”的笑话!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乡土教材都收进统一的教科书里,但是对一个县来说,乡土教材确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材料,不可忽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