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专利技术应根植于生产实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0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记者来信

  专利技术应根植于生产实际
新华社记者孙波
前不久,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届专利技术成果展销会在首府银川市热热闹闹地结束了。有关部门为组织好这次展销会,从宁夏两千多项专利技术中精选出了数百个项目参展,意在为专利技术和企业“牵线搭桥”。
在这次展销会上,一批“短平快”的专利技术成果成为一些企业抢手的俏货。这些专利技术有着成熟、实用、节能、易转化、运行成本低、技术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良好。与此相反,大部分专利技术却被企业界人士称为“中看不中用”而受到冷遇。
据自治区专利技术管理局介绍,这次展销会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企业界积极参与,洽谈踊跃;忧的是成交量很少,成果转化率还不到百分之二十。分析个中原因有关人士认为,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以外,应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专利技术不适应生产的需要,不具备商品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没有根植于企业的生产实际。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许多发明人耗费大量心血甚至毕生精力开发出来的新技术、新成果常常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一些企业虽然有引进技术专利的强烈愿望但又害怕承担一定的风险。据此,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这需要供需两方面的共同改进和努力。一方面,如果科研部门和发明人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走访来确定技术开发项目,做到有针对性开发,就能在专利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中少一些盲目性,多一些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针对本身的一些技改项目和攻关技术难题,向社会“招标”,促使发明人与生产实际结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