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为第一生产力的新解放和大发展而奋斗——为人民日报《抓科技大发展促经济更繁荣》专栏而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抓科技大发展促经济更繁荣

  为第一生产力的新解放和大发展而奋斗
——为人民日报《抓科技大发展促经济更繁荣》专栏而作
宋健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在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影响,都将是前所未有的、无法估量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实力、生活质量、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无不系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深刻地看到这种大趋势,都在调整政策,运筹战略,为加速科技发展而采取重大措施。
在我国,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们已建立起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科学技术体系,形成了2500多万人的科技大军,其中230多万人从事研究开发活动;每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3万多项,批准新专利3万多项。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下,80%以上的科技力量已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绝大多数技术开发型院所开始走上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以多种形式与经济相结合的自主发展之路。
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攻关,在农业方面,我们已培育出新品种、新组合5000多个,全国范围内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换了4—6次,每更换一次使单产增加10—15%。
在工业方面,我们解决了一大批工业发展中的关键性、综合性技术难题,研制开发了一批成套的工业装备,推广了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为加快工业技术改造和重大工程建设作出了支撑性贡献。
在高技术研究领域,基于多年基础性研究的积累,取得了诸如大型程控交换机、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工业机器人、生物工程疫苗和医药、功能材料等一大批市场前景广阔、已经或有望形成大产业的重大成果,并取得了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清洁生产技术等能促进整个行业技术升级的高技术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值已达580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已达5万多家,从业人数60多万人,产值、利润每年以30—50%的速度增长。全国科技界正在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而奋斗。
面向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新的重要要求:科技第一生产力“要有一个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科技工作要为解决国民经济热点、难点问题多作贡献”。为此,我国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更应该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振兴中华这个战略目标发奋努力,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在保持基础性研究水平稳步提高和推进技术创新、优化现有生产力、发展战略产业、培育新生产力两条战线上全面进取,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要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提供科技动力。为确保到本世纪末粮食总产量达到五亿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小康水平,解决1.7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8000万农民脱贫致富,要向广大农村大力扩散科学技术,发展乡镇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应用最新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重点培育、引进一批高产、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的耕作方法,加速研制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农药,以保证粮棉油等主要作物不断增产。要抓好农业区域开发与治理的配套技术研究,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技术体系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大力开发和推广农产品深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依靠科技促进与农业资源开发、加工利用相关的农村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发展。继续搞好科技扶贫工作,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力争到本世纪末,使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所占份额达到50%以上,为“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为农业各项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全国农民奔“小康”提供科技保证。
第二,要努力提高工业技术水平。促进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与大中型企业结合,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与企业共同进行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技术改造等,加快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实现主要产品升级换代,使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市场竞争力、出口创汇能力。
第三,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是我国迈向新的战略目标过程中的关键战役。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传统产业高十倍以上,比自然经济和手工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高百倍。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加速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唯一道路。对“863计划”等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已经取得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成果,要加快转化和推广,尽快实现产业化。努力办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扶持一批到本世纪末年产值过十亿元、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在每个开发区形成几个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拳头产品及支柱性产业。
第四,要抓好一批重大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项目,攀登科技高峰,培育21世纪新兴产业的生长点。按照“要有所赶、有所不赶”的方针,选择若干处于国际前沿、有望形成下世纪新兴产业、我国又有一定科研基础和优势的重大科技项目,例如微米、纳米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功能材料等,集中力量重点攻关,为建立支柱产业及产业群奠定基础。
第五,要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工作。继续抓好《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研究人口、环境、资源、卫生等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些重大科技难题,大力发展新医药、环保、住宅等社会发展相关产业,大力研究开发对环保有利的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六,根据跨世纪科技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型体制。在组织结构上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在运行机制上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学研究机制,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科技企业制度,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形成具有数量和质量相对优势的跨世纪人才梯队;建立起符合精简、统一、效能三原则的,统筹协调的科技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的中心任务,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推进科技系统组织机构的调整,分流科技人员,转变运行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科研机构重叠、科技力量分散的状况,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改革目标。
第七,要进一步扩大科技工作的对外开放,开创国际科技、经济合作新局面。紧密结合国内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坚持把科技发展置于国际大系统中,以双边、多边、官方、民间等多种形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继续推动技贸结合,授予更多的具备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外贸经营权。推动外贸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外向型产业和外贸企业集团,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基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
发展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功业,需要科技界同志的砥砺进取和全民族的奋起。今天,在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战略思想,繁荣科学技术事业、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新的大飞跃,使中华民族一个半世纪以来无数志士先烈“科技兴国”的夙愿成为现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