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抓科技大发展促经济更繁荣

  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中共烟台市委书记杜世成
科技的发展状况如何,决定一个企业、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乃至兴衰存亡。改革开放十几年,烟台市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三番,1993年上升为全国城市第13位,由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农业型城市成为初具现代化水平的经济强市。这种快速的发展靠的是什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烟”战略,发挥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主导作用。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以上,11个县市区有7个进入“全国科技实力强县”。
但是,要真正发挥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却并不容易。当前,科技工作的重要地位虽已得到初步确立,但全社会的科技立国意识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市场机制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经济细胞吸纳科学技术的活力还不足;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但科技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等等。为了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把科技的重要地位真正确立起来。目前,一些地方的经济工作之所以发展不快,原因在于科技工作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没有位置。所以,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首要的是为第一生产力“落实政策”,把它真正放到“第一”的位子上去。为此,从中央到地方,上上下下都要首先确立“科技立国、兴市、兴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制订落实科技兴工、兴农、兴海、兴社会的发展规划,提出阶段的、年度的科技工作重点及政策措施。其次,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抓科技议事制度,定期研究讨论科技工作,并在工作分工上,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科技工作第一责任人。一把手要亲自主持定计划,分任务,抓督查,促落实。再是,在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上,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科技专家的作用,通过建立参事制、顾问制、巡视制,让科技专家为党委、政府出主意、当参谋,以避免决策失误。
要在科技体制改革上敢于“破题”。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体制问题,在于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科技是鱼,经济是水,科技只有下“海”,才能发展壮大。因此,领导者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科技体制改革上来,以极大的热情去关心、支持和指导科技改革的实践,努力把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文章做好、做大。
必须实行强激励、硬约束的机制。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某一点上表现是见效很快的,具有直接性、速效性,但在总体上则更多地表现出潜在性和长期性,这就使得领导干部抓科技工作的政绩,往往不如修条路、盖座楼、建个厂那样明显,容易产生短期行为,把科技工作当成虚任务、软任务对待。因此,要保证各级领导自觉地抓好科技,必须实行强激励和硬约束机制。从烟台的实践看,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两票制”,即“一票优先”、“一票否决”。“一票优先”,就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科技一张优先票,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一路绿灯”,资金优先安排,政策优先扶持,人员优先保证,成果优先奖励。“一票否决”,就是把发展第一生产力作为考核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政绩的一条必备标准,对那些科技意识不强、抓科技工作不得力的领导,不能评先、晋级、提拔。有了这两票,有助于形成上上下下、各行各业想科技、争科技、干科技的氛围。
要下大气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我认为,科技立国兴业战略能否真正实施,从根本上说取决于领导干部科技素质的高低;党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一支宏大的党员企业家队伍和党员科技实业家队伍。为此,作为党政一把手,首先要抓好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要带头学习和掌握科技知识,熟悉整个科技的大体门类和基本概念,把握科技基本走势,即使不能当个“科技通”,至少也要当个“明白人”。同时,要抓好各级领导班子“换脑改型”工程,优化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把那些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和能力的跨世纪优秀人才,选拔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并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尽快形成一个既有抓科技动力、又具有抓科技能力的决策层,造就一支具有政治家、企业家、科技家“三家合一”素质的复合型领导干部队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