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永不迷航的话剧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8
第12版(副刊)
专栏:

  永不迷航的话剧团
马连英
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足迹遍布西北五省区部队,近5年来,先后为基层边防部队演出480多场,行程65万多公里,观众达42万人次,其中有100个剧目在全国、全军获奖。基层官兵亲切地称他们是“永不迷航的战斗话剧团”。
有人说:艺术也是商品,可以随行就市,任意购买。但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的演职人员却说:金钱有价,艺术无价。他们正是用这种价值观念,全心全意为基层边防部队和驻地群众服务,从不为金钱所动。
一次,话剧团在关中平原演出,有位富商跑到演出现场找到团领导,要以2000元演出一场作为报酬,请话剧团去给母亲做寿演出。但团领导态度坚决:“对不起,我们是军队的文艺团体,这样的演出给多少钱我们也不干。”
创作员刘琳是某边防师文艺骨干,由他指导排演反映计划生育的喜剧小品《妇唱夫不随》获南疆军区文艺会演一等奖,师里为了感谢他,拿出两千元作为生活补助费让他收下。刘琳说:“为基层服务是我们的职责,钱我一分也不能收。”
在某部边防英雄师演出时,新疆博乐州领导看了戏后,邀请演出队给地方群众加演一场。为此,一些人提出应借此机会收些钱,作为演出的补助费。对此,团领导明确表示:“为地方群众演出是我们的义务,钱不但不能收,而且还要把戏演好。”戏演完了,观众久久不肯离去,许多维族群众眼含热泪对演员们说:“太好了,《冰山情》使我们更加对军人尊敬,对军人家属更加理解,部队上有什么难事给我讲,解放军的事我们包了!”
到手的钱为什么不要?团长赵玉林的回答令人心悦诚服:“艺术不等于金钱,如果为了挣钱,我们可以不搞话剧。我们有歌唱演员,有美工、灯光、服装、化妆等专业人才,搞个摇滚乐队,装饰装潢,服装设计,美容化妆,哪样都成。可是,我们是军队的文艺团体,是党和部队的宣传队。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得首先让士兵满意!”
一个时期,严肃的话剧艺术曾不景气,许多演员改行搞影视,转歌坛,下海经商去了,但战斗话剧团却始终把为兵服务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建团的宗旨。几年里,他们走秦川、爬天山、上贺兰、住戈壁,踏遍西北的山山水水,把欢乐送进边防哨卡,把最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基层一线。
在某高炮旅演出时,正值军训高潮,部队第二天就要接待上级验收组,仅有一晚上的演出时间,而炮旅官兵提出带来的两台晚会都想看。为了不使基层官兵失望,演员们忘记疲劳,连续演出。掌声、笑声持续到凌晨1点多钟。看到官兵们开怀欢笑的情景,演员们感到十分欣慰。在陕西黑河工地慰问官兵,没有演出舞台,他们就用卡车当舞台,客车当化妆室。演出时,天突然下起小雨,台下官兵们衣服湿了,演员衣服湿了,可战士们仍聚精会神地看着。望着这一切,演员邱瑾歌唱得更加起劲了,雨下大了,她的脸上分不清是泪还是雨,在阵阵掌声中,战士们激动得和她一起唱起来,歌声穿破雨雾,在秦岭山谷中回荡……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西北部队驻地偏僻,点多线长,条件艰苦,文化生活单调。为了把欢乐送给士兵,无论道路多么难行,演出多辛苦,氧气多么稀少,团里的同志都从未惧怕过。
一次,在边防某部连续演出后,当演员们得知哨楼有两个战士未能看上演出时,便不顾劳累,在哨楼旁为两名战士演出,感动得两个战士直流眼泪。
波马边防连距团部106公里,边防团领导考虑晚上还有演出,怕演员们太辛苦,就没有安排去演出。可话剧团的同志们却说:“战士们盼着这一天不知道盼了多久,我们一定要把节目送上去。”于是,他们组成7人小分队,搭乘巡逻车把节目送到了边防一线。
近年来,战斗话剧团还把为基层部队培训文艺骨干,列为为兵服务的重要日程,无论有多忙,人多少,都始终不忘。3年来,他们共为基层部队培训文艺骨干2500人次,修改剧本32本,受训学员遍布西北五省区陆、空军和武警等部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