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管好中间环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0
第1版(要闻)
专栏:

  管好中间环节
市场报评论员
去年4月,本报曾刊出通讯《菜价追踪记》,记者从山东寿光市跟踪到北京大街小巷的零售摊点。此程发现,寿光农民种菜,每公斤大约赚一两角钱,贩运户千里贩运,每公斤也净赚一两角钱。菜到零售商贩手里却成倍加价。今年春节期间,本报又派记者跟踪菜价,从京城菜摊溯源而上,追踪到京郊大兴县、河北固安县等蔬菜产地,发现的情况同去年基本一样:菜农种菜每500克约赚1角,贩运户贩运每500克约赚1角,而零售商贩每500克却赚去1元。
菜价过猛上涨,问题出在哪里?人们一目了然,出在中间环节牟取高利甚至暴利上。在货源充裕的情况下,如何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有识之士认为,应该管住中间环节,限制批零差价率,防止暴利行为。不少地方平抑物价成果显著,经验之一就是抓住了这一关键环节,采取了切实有效的调控措施。上海反暴利,就是限定重点行业、重点商品的经营利润率,超过限定线的,视作暴利行为,严厉处罚。深圳对“菜篮子”产品价格实行批零差价率管理,每天凌晨收集批发价格,依据平均批发价和法定的批零差率,限定零售价格,超过限定线的,视为牟取暴利,坚决打击。上海、深圳的经验,值得借鉴。
从现在看,北京蔬菜价格过猛上涨的势头还没有完全控制住。毋庸置疑,北京对于调控菜价,确实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动用市场调节基金、规定最高限价等。然而,有些措施并未落到实处。有的商贩公然说:最高限价是限国营商店的,与我们无关,只要有人买,我就敢要价。有些批发市场的管理人员则反映,最高限价没法执行,限价较长时间不变,不能随行就市,菜农、贩运户没钱可赚,就不运菜来卖了。目前,市民吃菜,大部分购自农贸市场,商贩的菜价限不住,市民就要多掏腰包。深圳实行批零差价率管理,其着眼点是“搞活批发,管住零售”。这既有利于丰富货源,又禁止了暴利“宰”客,很值得北京市有关部门借鉴。
由北京市想到全国,平抑肉菜价格,是各城市居民的共同希望,把这件事情办好,市长责无旁贷。抓住零售这一关键环节,尊重价值规律,采取扎实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并认真实施、检查、监督,价格比较平稳的肉菜市场就可望出现在市民的面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