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嘉陵摩托的呼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0
第2版(经济)
专栏:

  嘉陵摩托的呼喊
本报记者李维平
在中国城乡,近些年来到处驰骋着重庆生产的嘉陵牌摩托,它不仅轻便而且质量稳定、可靠,已连续几年被评为消费者最满意的商品。嘉陵集团公司目前已有6种排量300多万辆车投放国内市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年产80万台以上生产能力、目前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却被笼罩在假冒的阴影之中,方方面面的干扰正在不断动摇着这个兴旺发达的企业基石。
莫名其妙的“投诉潮”
一封叫林少雄的广东消费者来信,打破了嘉陵厂有序的宁静。来信诉说了这样一个遭遇:他花了7430元买的70型车,行程148公里便在半路中车头失灵,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走,雇了小车才硬把摩托车带回家,经检查为钢质太软,二轴四档齿轮严重损坏变形塞死整个传动系统。他说凑足7000元不易,却买了一堆废铁。嘉陵厂经过检验后确认是假冒之害。由此开始,社会上接二连三掀起了“投诉潮”。
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以为是嘉陵车质量下降,怨声载道,有的向人民法院或消费者协会告状,有的向新闻媒介投诉,从1993年以来便有上千件涉及拼装假冒方面的投诉,名牌产品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企业因此出现了销售疲软、价格下滑的困局。
为保卫名牌而战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2年以来,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山东、河南、四川等地省市县工商、技术监督、公安、检察机关查获和消费者举报、投诉的假冒嘉陵摩托车案件达150余件,共查获假冒车8100多辆。企业为记者提供了厚厚的一本“拼装、经销假冒嘉陵车案件动态一览表”。他们拼装的假冒车,车体装配不规范,有些标准件不统一,发动机、化油器粗糙,有的漏油,有的噪音大,而且车架、发动机均不是企业生产,车架与发动机排列不整齐。这些假货不仅侵犯了嘉陵名牌商标的权利,而且倒卖于黑市,牟取非法暴利,坑害消费者。
厂打假办的同志介绍,他们曾在一个40平方米的简陋工棚里,看到伪造者们用简单的夹具、螺丝刀、钳子等工具进行拼装70型、50型发动机,还打上“嘉陵”认证标志,据他们查获,仅生产地重庆市就有这样的拼装假冒嘉陵摩托车发动机的窝点7个。另外还有的伪造者在市场上销售外观式样、形状、尺寸都与嘉陵70型摩托车车架完全一样的冒牌产品,为成批拼装假冒伪劣的嘉陵牌摩托车大开方便之门。据估算,仅重庆一地每年拼装假冒车就在万辆以上。
几年来,打假成为嘉陵集团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绞尽脑汁,推出一个个打假良方。从1993年7月1日起,他们在摩托车包装箱内放进防伪合格证,合格证上专门设置了防伪区,拿到紫光识别灯下鉴别,与鉴别伪钞方式一样。企业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以打假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月”,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74个嘉陵特约经销维修站一起帮助用户识别真伪。不完全统计,仅去年该公司在打假工作上花费就近60万元。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假冒的寒潮不断袭来,尽管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拼装假冒嘉陵摩托仍有增无减。
铁拳变成了“太极拳”
一位吃够了假冒之苦的消费者在写给工厂的信中,希望企业挥起铁拳,砸碎制售假冒产品的害人窝。嘉陵厂的铁拳是挥起来了,可怎么打呢?有人形象地喻之“铁拳变成了太极拳”。最后只剩得嘉陵厂孤军奋战。
当发现假冒嘉陵产品愈演愈烈时,重庆市不少人民代表在人代会上几次提出“关于要求立即刹住拼装假冒嘉陵摩托车”的议案,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召开四次专题会布置调查此事。但在具体查处时,嘉陵厂却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有的单位干脆撒手不管,有的根本不配合,怕影响与假冒企业主管单位之间的关系,而有的区县则公开保护甚至扶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私营或乡镇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可提供可观的税利。
有识之士为此忧心忡忡:名牌产品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更是民族工业的名牌,政府综合部门、职能部门究竟应该为企业转制,保护名牌产品做点什么?
嘉陵人期待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