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列宁论社会主义工业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1-22
第3版()
专栏:

列宁论社会主义工业化
陈大可
列宁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是苏联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计划的一部分。根据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指示,斯大林制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科学理论,并在实际上直接领导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由于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原理的指导,苏联人民在短短的时期内克服了许多困难,把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为先进的强大的工业国。目前,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国人民正在为逐步地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而奋斗。因此,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指示,对于我们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苏联开辟了到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无产阶级还必须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经济。
在“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报告”中,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的原理,深刻地揭示出准备和继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法则。列宁指出: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不相同的。对于资产阶级革命说来,“还在旧制度内部,就已有新经济组织逐渐形成起来,而这些经济组织就逐渐改变着封建社会底所有各方面。在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扫除、摒弃和破坏旧社会所有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一完成这个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它所应作的一切”〔一〕。至于社会主义革命,却处在完全不同的一种情况。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没有或几乎没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既成形式之下来完成的。因此,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只不过是艰巨的创造工作的开始。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
但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这个任务,对于当时的苏联说来,是很艰巨的。因为苏联人民从革命前的俄国获得的只是非常贫乏的遗产,并且他们是在资本主义包围的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俄国,基本上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九一三年,列宁在“怎样提高俄罗斯的每人平均消费量?”一文中,曾这样描述革命前俄国工业的落后状况:俄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空前贫困和未开化的落后国家,它的现代生产设备比英国低四倍,比德国低五倍,比美国则低到十倍。在分析这个状况时,列宁指出这一落后状态还在不断地加速着。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技术经济的落后更是增长了。在国内战争和外国干涉时期,年青苏维埃国家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九二○年大工业的生产较战前缩减了七倍,农业的产量约为战前的半数。
因此,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就必须建设强大的工业,使国民经济的一切部门获得先进的现代的技术。列宁还在一九一七年九月就曾指出:“革命所已做到了的,是俄国按其政治制度说来,在几个月以内便赶上先进国家了。可是这还不够。战争是铁面无情的,它用毫不容情的严厉方式提出问题:或是灭亡,或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超过先进国家。……或是灭亡,或是开足马力向前猛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二〕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更进一步地指出:“……紧接着军事任务,即保卫共和国任务之后,立刻就在我们面前出现了经济的任务。我们知道,如果不复兴工业和农业,并且还不是按旧方式来复兴工业和农业,那末共产主义社会是建设不成功的。必须在现代最新科学基础上,来复兴工业和农业。”〔三〕
当时列宁即已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任务。列宁指出: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无产阶级就必须利用自己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来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即克服本国的技术经济的落后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建设大规模的工业。
大工业,首先是它的中心——大机器工业,乃是“社会主义底唯一物质基础”〔四〕。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曾说:“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之为独立国家的地位。……要挽救俄国,单靠农民经济收成丰盛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情况兴旺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五〕
只有建立大工业及其中心——大机器工业,才能从技术上重新装备和改造一切经济:工业、运输业、农业,才能把它们转到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列宁曾特别强调大工业对于改造农业的作用。
列宁指出,工人阶级必须与农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说,为了建设大工业,必须巩固工农联盟,必须有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列宁曾坚决反对那种主张不要农民而单独前进的所谓
“超工业化”观点。列宁又着重地指出了大工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改造农业的必要前提。列宁说:“大工业是把农民从贫困与饥饿中拯救出来的唯一的手段。”〔六〕并说:“只有物质的基础,只有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运用拖拉机与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够解决这个对小农关系的问题”〔七〕。在俄国共产党(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农村工作的报告中,列宁这样地指出:“如果我们明天就能够拿出十万架头等拖拉机,给以汽油,给以驾驶员(你们十分知道,这在目前还是一种梦想),那么中农就会说:‘我赞成康姆尼’(即赞成共产主义)。”〔八〕
工业和农业的恢复和改造,应该建立在先进的电气化技术基础上。列宁曾对共产主义下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定义:“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九〕。根据列宁的指示,于一九二○年三月成立了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制定了有名的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这个计划预定在十年到十五年之间,修建三十所电站,它们的发电力应较俄国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所修建的电厂电力高出十倍。并预定在同一时期内要较一九一三年增加工业生产一点八倍到二倍,煤——二倍以上,铁矿——二倍以上,钢——一倍半等等。列宁在第八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说:全国电气化计划是党的第二个纲领,它应该成为经济建设的纲领,它应该是恢复全部国民经济的工作计划,没有电气化计划是不可能走向真正的建设的。
电气化计划是列宁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初步设计。斯大林曾在致列宁的信中写道:“俄国电气化计划”汇编是“一本出色的、写得很好的书。巧妙地描绘了不加括弧的真正统一和真正国家的经济计划。这是当代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尝试:给经济落后的俄国底苏维埃上层建筑奠定在目前条件下真正现实的和真正可能的技术生产基础。”〔十〕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斯大林并曾在联共(布)中央全会的演说中指出:“列宁所说的全国电气化,不是孤独地建立几个电站,而是渐次地‘把全国经济(农业也在内)转移到新的技术基础上,转移到现代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去’,这种大生产是这样或那样、直接或间接和电气化事业相联系着的。”〔十一〕
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全国展开了实现这一庞大计划的工作。由于第一个斯大林五年计划的实行,苏联人民提前完成了这个电气化计划。
苏联的国内外环境要求工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极快的速度。还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就曾指出,苏维埃国家必须开足马力,在经济方面赶上并超过先进国家。在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上,列宁更指出,加强与劳动农民的联系,乃是加速运动的必需条件。列宁坚信人民建设的力量是无穷的,坚信苏维埃国家一定能以空前的速度赶上其他国家。
实际生活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列宁这一天才的预见。自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六年,苏联工业产品,每年平均增加百分之十五点五;而在同一时期,美国每年平均只增加了百分之一。这就表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发展的速率,比起一向称道的“美国速率”不知要快多少倍。
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是需要巨额的投资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资金的源泉是对殖民地的掠夺、军事胜利的赔款和奴役式的贷款,以及对本国人民的残酷剥削。但是,苏维埃国家不能采取这些办法,而必须在国内寻找积累资金的源泉。对此,列宁曾说道:“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面,通常是借借债方式来恢复这种固定资本的。然而,除非我们恢复资本家及地主的私有财产,否则,人家是不愿给我们借款的;但是这一点,我们是不能干的,也不会这样干的。所留下的只有一条长远而极端困难的道路,即是:慢慢地从事储蓄,增加租税,以便逐渐恢复被毁坏了的铁路、机器及厂屋等等。”〔十二〕
为了积累资金,就必须实行生产合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巩固劳动纪律,减少非生产的支出,把生产品的成本设法加以减低,并厉行节约制度。在这些方面,列宁都有许多重要的指示。
早在无产阶级未夺取政权以前,列宁就已提出有计划地合理地组织生产的任务。在“布尔什维克能否保持国家政权?”一文中,他曾写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要监督经济学家、工程师和农学家们来合理地组织生产。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列宁即着手起草“关于工人监督条例草案”,号召工人阶级在全国各地普遍施行对一切产品和原料的生产和分配等的工人监督。列宁认为工人监督乃是在新基础上合理组织全部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阶段。“巩固对产品之生产和分配的全盘统计与监督制”,是“达到造成军事实力与社会主义实力的道路”的条件之一〔十三〕。
列宁特别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列宁认为劳动生产率增高的首要条件乃是大工业的增长及其物质基础的发展(燃料、钢铁、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的生产),且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着技术上的进步。另一条件便是全国人民文化教育的高涨,以及劳动纪律、工作熟练程度、劳动速度与强度的提高和劳动组织的改善。在一九一八年一月间发表的“怎样组织比赛?”一文中,列宁就把社会主义竞赛看作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因素,并号召全体劳动者在创造性的组织工作中广泛地发挥自动首倡精神。
列宁在主张全力发展劳动者的自动首倡精神的同时,要求巩固日常的劳动纪律和个人负责制。在
“苏维埃政权底当前任务”一文中,他写道:“应该学会将劳动群众举行群众大会的这种汹涌澎湃有如春潮汜滥一切堤障的民主精神,与在工作时间内实行铁的纪律,及在工作中绝对服从苏维埃领导者一个人意志的精神联成一气。”〔十四〕此外,他还强调地指出,必须反对工作中的官僚主义的倾向。
列宁始终不倦地关心着节约制度的实行。他经常地教导说,增产节约乃是最重要的经营方法。还在一九一八年初,列宁就提出:“精确而诚实地计算金钱,节省经济,不懒惰,不盗公肥私,在劳动中遵守最严格的纪律——正是这些口号,从前被资产阶级用来掩饰自己这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时,曾为革命的无产者所正当讥笑过的,而现时在推翻资产阶级以后,却已变成目前迫切的主要的口号了。”〔十五〕列宁在其他的许多著作里,都屡次强调这一点。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他指出:“现时,我国重工业情况,至少还是极度困难的。但我认为,我们已能多少节省一批资财。今后我们也还要这样做去。……我们无论如何,应当缩减我们的国家机关人员,我们必须尽量节省。我们在各方面,甚至在学校经费方面,都实行节省。”〔十六〕在他所写的最后一篇论文中,他仍强调地指出:应该“以极大节省办法把自己社会关系中任何浪费现象的任何遗迹铲除干净”。并提出要“用极严格节省的办法把任何一点贮蓄都保存起来,借以发展我们的大机器工业,发展电气化,加紧开采泥炭,完成瓦尔霍夫水电站建筑工程等等”。〔十七〕
节约制度的贯彻实行,大大地加速了工业化资金的积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业化的速度。
要使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必须有大量的技术干部。当苏维埃还没有自己的专家人材时,就不得不利用资产阶级的专家。列宁教导说:“……我们不用资本主义所培养出来的人材,就不能建设,并无从去建设共产主义。”〔十八〕并说:“如果我们全体领导机关,……不做到真正爱护一切诚实工作、通晓本业并酷爱本业,纵令在思想还完全是歧视共产主义的专门家们,如像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那末,也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任何真实成绩了。”〔十九〕但是,列宁又一分钟也没有忘记,必须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教育。同时,列宁更提出了培养新的建设干部的思想。他曾号召青年钻研科学,吸取人类的全部知识。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时,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二十〕他并曾亲自研究高等教育的一切问题,拟订苏维埃新专家培养制度的原则。根据列宁的指示,斯大林在工业化的干部问题上作了创造性的发挥,并且在实际上完成了培养干部的艰巨任务。
苏联人民遵循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指示,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消灭了自己过去在经济上的落后情况,在为国家工业化的斗争中取得了空前未有的胜利。现在,我们应当学习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和苏联建设的宝贵经验,为建设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而斗争。
附注:
〔一〕“列宁文选”,莫斯科中文版,第二卷,第三四七页。
〔二〕“灾祸临头和防止之法”。“列宁文选”,第二卷,第一三四页。
〔三〕“青年团底任务”。“列宁文选”,第二卷,第八○五页。
〔四〕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俄国共产党策略的报告大纲(草案)”。“列宁文选”,第二卷,第八八六页。
〔五〕“俄国革命五周年与世界革命底前途”。“列宁文选”,第二卷,第九八九页。
〔六〕“俄国共产党(布)底策略”。“列宁选集”,东北书店版,第十六卷,第三○八页。
〔七〕“论物品税”。“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民出版社版,上册,第三一九页。
〔八〕“列宁文选”,第二卷,第五五九页。
〔九〕维辛斯基:“列宁和斯大林是苏维埃国家底伟大组织者”,莫斯科中文版,第六十一页。
〔十〕“论电气化计划给列宁的信”。
〔十一〕“论国家工业化与联共(布)党内的右倾”,人民出版社版,第十页。
〔十二〕“给职工会第五次全俄代表大会的信”。“列宁选集”,东北新华书店版,第十七卷,第九十二页。
〔十三〕“列宁文选”,第二卷,第三六九页。
〔十四〕“列宁文选”,第二卷,第四○一页。
〔十五〕“苏维埃政权底当前任务”。“列宁文选”,第二卷,第三七六页。
〔十六〕“俄国革命五周年与世界革命底前途”。“列宁文选”,第二卷,第九八九页。
〔十七〕“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列宁文选”,第二卷,第一○三三页。
〔十八〕“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文选”,第二卷,第七七六页。
〔十九〕“新经济政策下职工会底作用与任务”。“列宁文选”,第二卷,第九二九页。
〔二十〕“青年团底任务”。“列宁文选”,第二卷,第八○三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