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温情似火暖严冬——北极科学考察预备队黑龙江集训手记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温情似火暖严冬
——北极科学考察预备队黑龙江集训手记之三
本报记者孔晓宁
行进路线,很长一段在依兰县境内。江岸附近,有一座五国头城遗址,是北宋徽、钦二帝受掳后“坐井观天”之处。夜宿在此,我们似乎能够体味出当年两位皇帝在这儿谈天论地的凄凉。可当我们聆听着科学家们谈论北极时,又感觉到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心境。
谈起即将成行的北极科学之旅,55岁的位梦华先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奋。他说,北极不仅是探测宇宙最好的场所,而且是监测环境最理想的实验室。
25岁的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博士生效存德,全队年龄最小,个头也最矮,与他那身材高大的导师秦大河相比,形成强烈反差。他说,他所在的冰川所,已经采集到青藏高原和南极的冰样,若再有北极冰样,便可弥补我国在地球“三极”冰雪研究中的缺陷。
“我想带上冰钻,把北极冰盖钻它几个窟窿!”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后赵进平一语惊人。他说,他若去得成北极,要沿途对海水温度与盐度、海水流速和流向,以及低层大气和冰中粉尘等进行观测,并且采集水样,用于化学分析。
冰上度过的6天5夜里,特别值得回味的是,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奋力相争的征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竟是那样的清纯、温馨。
第一天行军,因迷路掉队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张军与中国减灾报的小金,摸黑在江上闯了整整4个小时,挪到宿营地时连说话的气力也没有了。队友立刻把他们迎进帐篷,递上开水、热饭。
中国青年报的叶岩和青岛日报的孙覆海,共住一顶帐篷,同拉一辆雪橇。每天一上路,两人就感到累得慌。可他们相互勉励着,关照着,还轮番造出点小幽默来取悦对方,调节气氛。集训结束后在天津站分手时,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泪如泉涌。
对于北极探险史作点考察,我们就会知道:人类向北极的集体进军,最重要的是团结奋斗,同心协力。这种团结协作精神,在这次黑龙江集训中,已在许多队员身上表现了出来。领队位梦华先生认为,这一点,预示着中国人首次远征北极点的壮举,一定会取得成功!
集训胜利完成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元月26日中午,22条“好汉”,抵达终点宏克力镇。大家拥抱着,欢呼着。科技日报的曹乐嘉,自告奋勇出来为大家照相。把所有相机快门按完,她裸露的手已经麻木,几名有经验的队员冲上前去,从地上抓起一把把雪,在她手上使劲搓着。可是,已经晚了,不一会儿,她那揿快门的手指开始起泡……
快门记录下了一个富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了一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圆中国本世纪最后一个极地梦之前,在自己土地上进行的一段艰难探索。再过两个月,这张照片上的一部分科学家与新闻记者,就要高擎着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在千古奇寒的广阔冰原上,留下炎黄子孙的第一行脚印,并在世界极地研究史上,在人类文明史上,竖立起一块新的丰碑。
到北极去!
到北极去!
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在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