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立足于稳着眼于流——土地流转在胶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3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立足于稳着眼于流
——土地流转在胶州
匡明星鲍振良
地处沿海开放地带的山东省胶州市,今年出台了农村承包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政策,有关专家认为是“大包干”后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走出困惑
农村“大包干”曾经为解决农民的温饱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一些种田能手地不够种;另一些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地种不过来,便粗放经营甚至撂荒。零碎的“百衲衣”地块和日益发展的机械化及农业产业化,形成尖锐矛盾。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力转移到其它行业,承包地成了“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面对种种问题,胶州市主要领导深入农村,倾听农民的呼声。调查表明:全市不少地方出现群众自发转让土地使用权现象,相当一部分种田力不从心的农民私下转包或委托代耕了责任田……
在此基础上,市乡村各级反复酝酿切磋,果断地提出:承包土地立足于稳,着眼于流,土地使用权30年不变,允许农民在承包期内将其承包田依法转让、出租承包、入股。
胶州的土地流转主要实行了下面几种形式:变按人分田为按能承包,分成口粮田和租赁田,口粮田按人口分配,租赁田连片划定等级,投标承包;变局部调整为全面租赁,多数实行农场规模化经营或农业车间企业化管理;对林果业、荒山、荒岭、荒滩、荒水“拍卖”承包。
政策出台后,先试点,后推广,全市有4万多农户对土地进行了转包,转包土地近5万亩,另有1200多亩荒山、荒滩和2700亩荒水“拍卖”到农户手中。农业,农田,农民,又一次被激活了。
各显其能
土地流转,犹如一石击水,在胶州农村掀起层层波澜,一些涉农部门和种田能手、务农大户纷纷涉足。里岔乡种粮能手刘昆亮跨乡镇到李哥庄镇小辛疃村一次就承包了500亩土地。今年他已投入20多万元购买了链轨车、播种机等农用机械。
种子部门今年从李哥庄镇一次就承包了200亩地,用作良种繁育。他们预计,按每公斤种子高出4角钱出售也可赚3万元。农机部门发挥农业机械齐备的优势,一次就承包了500亩连片地。李哥庄镇“农”字号龙头企业大洋食品有限公司是产值亿元左右的企业,对承包的1000亩土地,准备聘请两名高级工程师,实行企业化管理。
胶东镇小姜戈庄有14户从事运输、建筑的专业户,在这次改革中自愿放弃土地,专心务工经商,年纯收入均在万元以上。
土地承包权的稳定,促使不少获得承包权的农民很快进行了转让。部分种田能手也准备再接包部分土地,扩大经营规模。
一举多得
土地30年不变,允许有偿流动后,种地农民向土地投入的自觉性空前提高,今年夏播、秋种期间,有关村庄的大部分农户都准备了充足的有机肥。往年把鸡粪以每立方米60多元的价格卖给邻村的小姜戈庄村,今年夏种期间,农民把鸡粪都用到了自己承包的土地里。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开始破题。据统计,相关的村庄承包10亩以上的农户达到了8415户,20亩以上的1183户,全市蔬菜等商品基地得到扩大。一大批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务工经商。土地向能手聚拢,人口向城镇集中。
专业的分工,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全市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元。农业社会化服务也“热”了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